转载自:时尚健康Trends Health 2002年第5期 总第23期
文/小芹 摄影/张雁鸣 编辑/孙雅君
☆ 任何见解欢迎到 潜水论坛 发布或与webmaster联系
☆
|
如果你想学潜水
首先要多方咨询找一个好的俱乐部,这个俱乐部要有好的教练,这是非常关键的,其次才是学费和取证费。体检时必经的一个环节,患有中耳炎、鼻窦炎、癫痫、心脏病、肺病的人不适宜潜水,因为高压下这些疾病可能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再就是准备好自己的器材,一般初学者要自己准备面镜、呼吸管、脚蹼,这样会比较卫生。当然也可以租用,多数俱乐部都提供这些服务,剩下的就是准备一些时间和好心情了。
“潜水不用大胆,要的是跟水的亲和力,相反有时需要胆小,因为海洋太大太深,不受人力控制,人在海底还会孤独----或许带着敬畏地亲近才是真喜欢。”
在有点烦心事的时候遇上陈漪,你的心情也会平和下来,这个名字里带着“水”,素来喜欢水的女孩,以她专一、纯粹的心态让你觉得如沐清凉。
潜水在中国是一项起步很晚的运动,真正意义上的教练本就不多,女教练更是凤毛麟角。
爱水的陈漪最早是以游泳这种方式跟水亲近的,在上游泳课的时候,她的目光被一边的潜水课吸引了过去,体验之后马上发现,游在水面上和潜到水底的愉悦感是全然不同的,显然,后者更值得以身心相许。
潜水人俱乐部是陈漪和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发起组建的,从俱乐部的名字就看得出他们对潜水抱着怎样的心态:简单、直接、不耍酷、不带一丝功利性和情绪色彩。俱乐部不以赢利为目的,搁器材的仓库、开会的房间都是会员无偿提供的,最能说明问题的是,包括陈漪在内的所有教练都不拿工资。
她说:“我有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助教一是因为喜欢,二是愿意教别人帮助别人,三是为着荣誉感。”
陈漪有多喜欢潜水?她说一到水底她就放松了,那不是人类能久留的世界,每进入一次,她都格外兴奋。在马来西亚的潜水天堂诗巴丹时,别人用一两支气瓶,她能用五六支,可见比别人多潜了多少次,每次上来还要眉飞色舞地描述一番海底见闻。海的深邃、博大,海底生物的丰富多彩,是陈漪终其一生也享用不完的美好体验。说到海南的潜水环境污染严重时,她特别认真地说:“那些俱乐部都要商业回报,不考虑长远发展,其实大海已经让我们看到了那么多,那就是回报。”
说到“好为人师”,需要先弄清一个问题:在潜水圈子里,人品不好的待不长,而待下来的人都能结下深厚的友谊,因为这是一项特别需要协作和分享的运动,潜水者必须乐于助人,对他人有责任心。比如说,任何一个潜水者都很难把自己的行头置办齐,大家必须共用一些设备,有些运动可以“单挑”,但休闲潜水必须有“潜伴”陪同,在海底你们可以相互拓展视野,共同抵挡危险,默契的“潜伴”是难得的朋友,就像陈漪的潜伴汤涛。汤涛潜水是喜欢海底的生物世界,还为此购置了水下相机。在俱乐部里,她负责外联,和陈漪一个主外,一个主内,堪称最佳排档。
陈漪做教练,就是因为愿意把潜水的乐趣跟他人分享,愿意看到一个人由对潜水一窍不通,到对身边斑斓的鱼群露出惊喜的眼神。因为性别的缘故,女学员有问题都愿意找她,她通常会很耐心,只有在学员鲁莽碰陌生的生物,或是不照顾“潜伴”的时候她才会生气。
潜水人俱乐部的网站也由陈漪一手包办,不会网页设计,就一边学一边弄,连同维护都是分文不取。登录上去可以看到,她铺了整屏的蓝色作底,那是在实际生活中不多见的一种蓝,我想像那就是深海的色彩。
不在水里的时候,干干爽爽的陈漪在一家远洋运输贸易公司里上班,说是“远洋运输”,她的工作跟海还是很远,只是打电话,下定单。公司不大,陈漪做久了,做得很安心。问她那么喜欢海,有没有对陆上的现实世界产生过厌倦和逃避心态,她说没有,只有好好工作才能有更多的钱和假期供自己潜水散心。
非常欣赏她对水的态度,她说潜水不用大胆,要的是跟水的亲和力,相反有时需要胆小,因为海洋太大太深,不受人力控制,人在海底还会孤独----或许带着敬畏地亲近才是真喜欢。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