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于2000年的北京潜水人俱乐部是全国第一家实
行会员活动AA制的潜水组织,会员数目不断扩充。
我们是一群热爱并挚爱潜水的人,成立了个俱乐部,叫北京潜水人。我们现在是北京同时也是全国第一家实行会员活动AA制的潜水组织。一到假日和周末,我们就凑在一起找有水的地方一头扎进去。这个周末,我们还是决定去我们的老地方,北京郊区的王家园水库。一大早俱乐部的成员做好了一切准备,包括一天的食品、潜水器材等。然后开着各自的私家车组成一条浩浩荡荡的潜水车队,沿着八达岭高速公路向小汤山出发。车队从百葛路出口出来,沿着山间的土路一路向西,再经过大约25分钟就到了。
我们今年是第一次到王家园来,这里水面依然清秀,清清的、静静的,像幅国画。我们的车就停在这青山绿水中,显得稍微有点煞镜头,停车场旁边正好有一个小旅店,大家把车停好,就开始了今天下水前的准备活动。来参加我们的活动是可以拉家带口的,所以我们的人很多,首先要安排好老人和孩子。
老人和孩子就安排在旅店的房间里面,房间前面的空地上,正好可以看见整个水库的全貌,包括我们几个扎下去的人也可以算是风景的一部分了。
搬运器材是个力气活:有潜水服、脚蹼、呼吸器、面镜等很多潜水器材。最重的是气瓶,还没运动就要先干点力气活热身。除了气瓶和压铅由俱乐部提供,其它的潜水设备都是会员自己准备的。设备搬运完毕后,就是今天的潜水安排,所有会员围坐在教练旁边。首先由谭晓龙教练(CMAS三星级教练)做今天的安排,并强调潜水的注意事项,然后是分配潜伴(2-3人/组)。当然,下水不是漫无目的的水下观光,今天的潜水训练是水下摄影和水下采集,教练在讲解水下照相机的使用方法和拍照要领。安排完毕,就要做潜水前的准备活动了,一定要把身体活动开,以防在水下抽筋。
会员们被分配为几组,分拨进行潜水,其中有几个潜友要负责开船和救护工作。剩下的人开始了下潜前的最后准备,第一批下水的会员,开始穿潜水服,佩戴整齐,坐上俱乐部的一艘4马力的YAMAHA
充气救生筏,开往水库的中心准备下潜。准会员(尚未取得国际潜水执照的潜水爱好者)则被安排在岸边自由游泳,和自由浮潜(不带气瓶的自由潜水)第一批的会员到达水库的中心位置后,只见他们向后一仰,一片渐起的水花过后就消失在原本平静的水面上了。负责开船和救护的潜友则开船跟随在水中翻起的气泡旁边。不一会儿,他们就能从气泡的行态分辨出其它潜友们已入水很深。不停翻腾上升气泡的同时,也把下面的冷水不断地带上水面,使得这片区域的水温要比周边低很多。
在调节好潜水装备后,我和潜伴开始向深处下潜。随着排气阀的打开,我渐渐地远离了喧闹的水面进入了另外一个世界,它是那么宁静,不时传来的飞驰而过的汽艇马达声和呼吸声更加衬托出水中的寂静。随着深度的增加,强烈的阳光也渐渐地失去了它的威力,进入水中的光线越来越弱。抬头向上看,从水面向下,水的颜色渐渐由白色变成浅绿,再变成墨绿。水温在7米左右有一个巨大的变化,上面的水很温暖,而下面明显地感觉到很凉。嘴唇周围能感觉到凉得刺骨,让人不愿在这里长时间逗留,但是我和潜伴还是决定继续下潜,接近水底时,由于水底的反光,使水反而显得亮了起来。
水中的能见度很好,经常可以看到拳头大的河蚌,不过,由于光线折射的原因在水中看东西会比实际大小大1.5倍左右,你看到的比它们实际上的大小要小很多。水底石头上积着厚厚一层松软的淤泥表明许久没有受到过打扰,用手轻轻地一扇,淤泥便漂浮起来,遮挡起眼前的视线。身边不时还有一群群的小鱼从身边游过。当然,这种景致比起在海里潜水要差得多,海水的清晰度很高,美丽的海洋生物更加丰富;另外海水里的温度也不很稳定,经常是一会儿凉、一会儿热的。
接下来,我们在水下找了一块感觉比较美的地方,停下来开始了今天的训练课程。首先是水下摄影,按照教练在陆地上讲的,我们开始在一个巨大的岩石前面互相拍照。任务完成后我和潜伴开始了水下观光,需要说明的是,在水下彼此沟通无法说话,只能打手势,学会打手势是潜水员必须学会的重要课程,也很有意思。大约40分钟后,我们返回水面,又回到了这个喧嚣却充满了温暖的世界。
王家园这块北京附近的潜水圣地,也是个野餐的好地方。潜水实际上还是运动量非常大的,所以如果参与,必须准备狂吃一顿,食品要给足,不过喝酒是绝对不可以的。我们每次必备的大餐就是猪头肉卷大饼。虽然不是什么美味佳肴,但是对于这些刚从水下上来、累坏了的人来说,比什么都香。
潜水运动对身体素质要求不高,甚至不会
游泳也照样能参与。只要你热爱大海、想
亲近大海,就请投身到潜水运动中来吧。
潜水装备123
1、基本个人装备
面镜:与游泳用的防水镜不同,潜水面镜有用于平衡压力的鼻囊,并可防止水进入鼻腔。
呼吸管:可以使人在浮潜时不用把头抬离水面也能呼吸,在水肺潜水活动中,潜水者通常通过呼吸管来进行水面作业(如搀?楤?污i观察水下环境等)。
蛙鞋:提供水下的推动力。和游泳不同,水肺潜水只是依靠腿部的运动来实现移动,而双手通常用来做其它的事情(如水下摄影、操纵其它设备、仪器等)。
潜水服:即使是在热带地区最热的日子里潜水,最好也要穿上相适合的潜水衣,因为深水中的温度比较低,而潜水活动在通常情况下并不像游泳那样激烈,寒冷可能会造成疲倦、反应迟钝、肌肉抽筋等症状,因此一套合身、厚度适宜的潜水服是绝对必要的。
浮力调整器(BC):是控制浮力的装置。在水面上时可以使潜水者轻易就浮在水面上,在水下时,可以通过微调BC内的空气来实现最佳的浮力状态(中性浮力)。
气瓶:里面通常装的是高压的空气或混合气体,供潜水者水下呼吸用。气瓶需要定期送专业机构检验,对一般潜水爱好者来说,很少自己购买气瓶的,通常只是向潜水店租用。
呼吸器:人不可以直接吸入气瓶里的高压气体,这就需要通过空气压力调节器来进行压力调节。调节器通常由一级头和二级头组成,一级头用来连接BC,二级头是用来呼吸的,许多潜水者都配有一个备用的二级头。
潜水仪表:必备的潜水仪表有压力表、深度表、罗盘、潜水计时表。
配重和配重带:配重是为了平衡潜水者本身、潜水服、各种潜水设备等所产生的浮力,通常配重是铅制的,由配重带拴在潜水者的腰上,如遇有某些紧急情况需要立即上升的,潜水者可以迅速解开配重带、抛弃配重。(这里需强调的是,在深水中快速上浮至水面是很危险的)
。
2、 辅助潜水装备
潜水电脑:可以记录潜水活动的各项数据,并可以直接给潜水者提示减压时间等重要参数。
潜水刀:用途很多,主要是防止潜水者被鱼线、鱼网或海藻缠住时用的。
潜水浮标:潜水时必须在水面放置浮标,以告知水面船只避开。
潜水日记:用来记录你的潜水经历,并最好由该次潜水活动的潜水长签署以证明。
药品箱:用来放一些常用药,如创可贴、晕船药、感冒药、服泻药等。
水下记录板:用来和潜伴在水下进行充分的沟通。
潜水手电:夜潜的必备工具。
装备袋:专门用来放置潜水用品、设备,当然,贵重的东西最好随身携带(如潜水电脑)。
3、 专业潜水设备 潜水摄影、摄像机:有特别的防水外壳,用于水下摄影、摄像。现在许多摄影器材生产厂家纷纷推出与自己的摄影器材相匹配的防水外壳,也推出一些专用的水下摄影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