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   [] August 6, 2025  
第一页     前一页     共3 页   第2页  (10条跟贴/页)   后一页     最后一页
springbird
2005-09-09 16:35:34
中国北京
chene_e@hotmail.com
跟贴:不客气,现在的贴图功能有设计缺陷,需要我检讨....改版后会容易得多...
浅水游
2005-09-10 18:47:56
跟贴:"改版后会容易得多" 好的!


[贴图功能]的说明书要求滞顶

盼!!!
浅水游
2005-11-02 20:33:48
跟贴:最新得到消息:

索尼公布DSC-R1确切价格,定于11月中旬上市。国内上市价格为8088元,比预计的8700元要便宜很多,与国外发布的810欧元价格相近.

Cyber-Shot DSC-R1主要特点:

装载了索尼自己的APS-C尺寸1030万象素CMOS传感器(21.5x14.4 mm) ,
最大分辩率达3888x2592

与单反数码相机一样的成像表现和高ISO噪点控制能力

蔡司Vario Sonnar T* 5倍光学变焦镜头,
等效于35mm相机的24-120mm,光圈F2.8-4.8

取消反光板结构,拍摄更安静,

后镜组贴近影像传感器,让镜头的畸变控制可以达到旁轴镜头的水平

电子取景方式,不但可以多角度取景,而且没有视差

索尼R1的出现满足了众多消费者对于高端数码相机采用APS画幅影像传感器的梦想。
虽然现在数码单反成普及之势,
但是依旧有很多消费者希望购买不需要更换镜头且功能完备、成像优秀的高端数码相机。R1正为这样的需求而来,
同时它的出现也将带动其他厂商大力开发APS画幅高像素的高端数码相机。
如意儿
2005-11-02 23:34:16
跟贴:有报道说索尼R1的价格有可能低于6000。不知是否同时推出潜水外罩。不过机器有995G,很重,尺寸139 x 168 x 97 mm ,也很大。如果有潜水罩也会很大,可能比8080的潜水罩还要大吧!
还有报道说尼康200D今年年底也要出来,啊呀呀,可选的东东太多了,怎么办呀?
寒江渔翁
2005-11-03 01:36:37
江岸BG1IXU
跟贴:选择越来越多,可都是日货!看来抵制日货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儿!
浅水游
2005-11-03 08:51:06
跟贴:如意儿 同志要冷静!

高端型消费机降价较慢一直是普遍现象
我们根据以往经验大胆预计 索尼DSC-R1价格走势:
2005.11.15---8088(新机器上市赚高额利润是商人的天性,加上怪兽有人抢!)
2005.11.30---7999(大量铺货后平台价)

2006.01.15---7699(迎春节给点甜头)
2006.04.30---7399(迎5.1给点甜头)
2006.09.30---6999(迎10.1给点甜头)
2006.11.30---6499(廉颇老矣!!)

2007.01.15---5999(准备在这里出手??)

索尼的潜水罩一般只做便携消费机 象T1/T3/W5/W7/P10/P100
高端型消费机的潜水罩不能提供 象707/717/828

目前明确表示将会出 索尼DSC-R1的潜水罩的厂商是:
http://www.ikelite.com/web_pages/newcamodels.html

价格应该是 950美刀(RMB 7699)

另 该厂商叫嚣 要实现TTL就要买它的灯(DS-50 / DS-125)
估计 灯+臂+手柄+转接座+光纤 (RMB5999)

TOTAL: 5999+7699+5999=19697

两万块 !
richard
2005-11-03 09:09:44
蓝色星球
richard61@sina.com
跟贴:行,家庭作业做得不错。
补充一点:
从现在开始攒银子,到2007.01.15,按14个月计算,平均每个月1400多点儿就够了哈。
不过,到了那时,“索你”的DSC-R2,DSC-R3恐怕都会出来啦。
浅水游
2005-11-03 11:39:31
跟贴:没有比较 就没有选择!

放眼当前采用APS画幅影像传感器的数码单反
与 索尼DSC-R1 最接近的是如下器材:

EOS350D机身 + EF-S 17-85/4-5.6 IS USM
-----------------------------------------------------------------------
EOS350D机身(黑色) ¥ 6390

800万有效像素APS-C尺寸CMOS图像感应器
采用DIGIC II数字影像处理器

3张/秒高速连拍,一次可连拍14张高质量JPEG图像

宽区7点自动对焦,35区域评价测光

ISO感光度范围100-1600

记录介质:CF卡(Type I或Type II)
* 兼容微型硬盘和2GB及以上容量的CF卡

图像感应器尺寸:22.2×14.8毫米

兼容镜头:佳能EF系列镜头(包括EF-S系列镜头) (镜头焦距转换系数1.6)

尺寸和重量 尺寸(宽×高×厚):126.5×94.2×64 毫米

重量:485克
-----------------------------------------------------------------------
EF-S 17-85/4-5.6 IS USM ¥ 4800

相当于135画幅的焦距:27-136
重量:475g
-----------------------------------------------------------------------
TOTAL:
尺寸 22.2×14.8mm2 ~= 21.5x14.4 mm2
象素 800万有效像素 8088
重量 485+475=960g ~= 995g

所以结论:索尼DSC-R1 太牛叉!!!
美人鱼
2005-11-03 12:23:55
H.K.
跟贴:我在HK看的价钱
EOS350D机身 港币$6190(行货日本制造)
EOS350D机身 + EF-S 18-55是 港币$6980 (行货日本制造)
-----------------------------------------------------------------------
EF-S 17-85/4-5.6 IS USM 港币$4380
浅水游
2005-11-03 13:31:59
跟贴:有网站喊得还更加欢!

pchome.net 说:

在标题上加上“颠覆”两字,对于SONY DSC-R1来说绝非言过其实。我们以往曾给过多款产品诸如“革命性的”、“超前”、“巨大进步”甚至“飞跃性”之类评价,然而这一切的一切在R1面前都显得是那样的小儿科。当SONY在昨天(落后于海外发布整整2个月)
正式向中国市场发布DSC-R1时,我们依然能感受到这款产品所带来的颠覆性效应。

我们对于R1的画质基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良好的画面解析力、锐度、细节表现,画面边缘品质有轻微下降;优秀的画面色彩,极其精准的测光表现以及良好的曝光宽容度;
有一定的浅景深效果,但受镜头光圈与焦距影响,(相对配备优秀镜头的DSLR产品)效果不够显著。
R1画质整体表现优秀,完全可以达到和部分超越其他品牌入门DSLR机身+套装镜头表现。

相对消费级别DC,本机拥有其他任何品牌任何型号产品(即使是强大如富士S9500)都难以企及的超高象素与画面品质,拥有近似DSLR的良好操作手感与革新的拍摄方式。R1集各家之长,当之无愧的成为了新一代消费级别DC之王;

我们对于SONY R1的评价是相当不错的,尽管还有不少可以提升的地方,但我们依然必须再次对这款具有颠覆性的新DC在性能方面给予肯定。
正如CANON 300D的出现宣告了DSLR也可以“消费级”一样
R1的出现,宣告了消费级别DC画质因感光元件尺寸小而无法与DSLR产品抗衡的时代彻底过去!
相对于入门级别DSLR套装,本机同样在画面品质、镜头规格方面拥有优势。
同时,可实施取景的机顶反转式LCD屏幕与理论上永无CCD进灰之虞的优异特性更是所有DSLR产品所望尘莫及。

现在,我们对于R1还有一个疑问,那就是它的价格问题。

9月R1海外发布时,官方新闻稿上的建议价格为999美圆,这个价格显然是偏高的。昨天下午,当SONY中国公司在北京发布会上正式承诺将于11月中旬把R1摆上柜台时宣布该机的建议价格为8088元人民币,我们依然预测这个价格依然会高于R1上市时的实际销售价格。

依照我们的预测,本机的正式上市价格大约会在7500元到8000元之间,随后会在一段时期后降低到7200元左右。
对于那些希望付出较少代价又能体验摄影乐趣的用户来说,目前立即下手R1显然不够理智,低价且功能齐全的其他消费旗舰应该更符合他们的要求。
但是,如果SONY中国公司能够根据市场情况尽快降低R1的销售价格,把R1与其他机型的差价缩小到1000元甚至更少的时候,

本机将很可能横扫整个中端数码相机消费市场(包括所有消费旗舰与入门级别DSLR套装)
....................................................................................................................
第一页     前一页     共3 页   第2页  (10条跟贴/页)    后一页     最后一页
潜水论坛  >>   []

最佳浏览: 1024x768像素 IE5.0+

网站设计: 黄晨辉 陈漪
题图摄影: 独鹂 杨波 陈漪
    北京潜水人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Copyright©2000-2006 China Beijing Divers Clu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