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   [] August 8, 2025  
第一页     前一页     共7 页   第6页  (10条跟贴/页)   后一页     最后一页
yagor.q
2006-01-10 23:34:13
跟贴:我觉得是坛子里至今为止最好的、具有专业水准的微距片,加分和鼓掌~~~

就定在周五晚上6:00~6:30,在大屯路的第5大道楼下的“吴记香辣火锅”(吴奇隆),品尝台湾特色的鱿鱼丸和贡丸特色火锅如何?

为去冲绳的东邪西毒接风。正好2006年XDJM们还没有聚过一次,就算是咱们XDJM的2006年第一聚吧。

借此机会咱好好套套richard的真经如何?同意我此动议和参加的XDJM,可在此顶个贴并按时到场

不知道地方的,请给潭教、猫老和我打电话
yagor.q
2006-01-10 23:44:36
跟贴:聚会详细地址:亚运村大屯红绿灯路口左拐后150左右,在路北第5大道楼下。

从西边来的XDJM可以从八达岭高速劳动大厦路口直行至亚运村,注意路的左侧很醒目的“第5大道”,进停车场停车后找“吴记香辣火锅”即可
more-or-less
2006-01-11 09:23:12
沙姆沙伊赫
jan-yin@263.net
跟贴:巧了,星期五晚上6点大麻烦抵达首都机场,只呆2小时,就转机飞内蒙。我有点私事要和他谈,所以6点我在机场和他短暂见个面。如果定在周五也可以,我会晚点到;如果定在周六晚上那就更好了。
yagor.q
2006-01-11 15:14:54
跟贴:猫老:安排在周六也不错呀,你问问们的主角richard和其他人

我提议的地点和风味没有意见吧?便宜实惠为原则
richard
2006-01-11 15:36:57
蓝色星球
richard61@sina.com
跟贴:各位大佬:

承蒙诸位盛情,不胜感激。
不幸刚刚接到公司指令:周五出差、周日晚才能回来。这不仅将毁掉跟大家的约会,还将毁掉俺的周末滑雪计划,罪过啊!
目前正在紧急磋商,看看是否有可能逃避。
待有确切消息后,再知会各位。
五月
2006-01-14 09:49:36
跟贴:To yagor.q潜友

你关于胶片ISO值的观点有待商榷噢

说起来就汗颜,从买了E500后,我才把C8080重新拿出来看看ISO的设定,是50——这么低的ISO,难怪我拍的照片总是不“透”和缺少细节,再看看以前拍的照片,98%是垃圾~~~


胶片的感光度是指感光材料对光照的敏感程度, 也称胶片速度。对光反应比较灵敏的胶片,如感光度为400以上的胶片称快速片。相反,对光反应比较迟钝的胶片,如感光度为50以下的胶片称慢速片。一般比较常用的如感光度为100~200度左右的胶片称中速片。

胶片的感光度是由胶片制造商提供的,以前各国没有统一的标示,1980年开始实行国际标准感光度, 它以美国使用的ASA制和德国的DIN制为基础,符号为ISO, 写法是ISO100/21°,前面100是ISO(ASA)值, 后面21是DIN值。

一般高速胶片需要的曝光量少, 适合弱光下拍摄或拍摄高速运动物体, 如体育运动等。但高速胶片相对颗粒性比较粗糙,不如低速胶片细腻, 用它放大的照片显得颗粒较粗, 缺乏细节质感。如果要制作放大倍率高, 要求细节丰富,颗粒细腻的照片,便可以选用感光度50或以下的慢速片。低速胶片有时也可以利用慢速快门来表现动感效果。相对于以往, 现在的胶片的颗粒性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进,ISO100~400之间的胶片均有很好的图像品质,几乎可以适用于各种场合和拍摄条件。

而从胶片的制作工艺来简单的打个比喻,我们把幻灯片投射在粗糙的砖墙上和投射在细腻的投影幕上效果是截然不同的,快速胶片为了提高它的感光速度,片基上的银盐颗粒表面积就不能太小,假设快速胶片一平方厘米有10个颗粒,那么中,低速胶片就有50个,你说那个存储的色彩更丰富呢?

总结一下,快速胶片适用于低照度下的摄影。相对而言,当感光性能较低的慢速胶片可能引起曝光不足时,快速胶片获得正确曝光的可能性就更大,但是,感光度的提高会降低影象清晰度,增加反差。慢速胶片在照度良好时,对获取高质量的照片非常有利。

我们在水下拍摄时光照经常是不足的,而且自身平衡在水流的作用下很难保持稳定,在没有辅助光源-闪光灯的情况下必须提高iso值来获得清晰的影像,但这是以牺牲色彩细节来达到的。

而陆地摄影师,比如风光摄影时,为了获得更细腻丰富的色彩层次,经常会用三脚架,低速胶片,长时间曝光来达到。

一个专业摄影师除非要达到某种视觉效果,或实在没有辅助光源,一般是不用高于Iso400的胶片的。

这几天看了大家的片片,都很精彩,但很多片子都有些小遗憾,比如小丑鱼的白色条纹,大多曝光过度了,缺少了细腻的层次。还有就是构图和PS的技巧等。

不过虽然这么说,但我水下摄影经验并不丰富,只是从欣赏评论的角度上说说,具体怎么解决这些问题还要和前辈们多请教,呵呵。
more-or-less
2006-01-15 13:06:00
沙姆沙伊赫
jan-yin@263.net
跟贴:是啊,要把小丑鱼的白色条纹拍得细腻拍出层次并有质感,的确难上加难,学无止境,学无止境。
yagor.q
2006-01-16 12:56:02
跟贴:回五月:你把ISO的总结不错,其实我跟你的观点一致,大概是表达清楚。加分,鼓掌了!
richard
2006-01-17 17:31:11
蓝色星球
richard61@sina.com
跟贴:谢谢五月的拨乱反正,差点儿让Q教引入歧途啊。

不论是潜水还是摄影,坛子里的大多数XDJM都还只是刚刚起步的业余爱好者,还有很多东西要学、要练,在学习中体会、再练习中摸索,也许这就是大家玩儿这个的乐趣之所在吧?

的确,“获得正确曝光”一直是我们在水下拍摄时希望解决的课题,尤其是在水下环境中从相机那小小的液晶屏上看到的影像与回来在电脑上放大后看到的影像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相信这些问题最终会靠经验来解决的。
yagor.q
2006-01-17 20:16:46
跟贴:咱们这个坛子的气氛的确不错,每次我扔块砖头,引来的总是宝玉。哈哈

看来我这组ISO800的试机片没白发~~~

我就现学现卖,总结一下吧:
光与成像质量,是水下拍摄最重要的关键要素。正如Richard所说,“获得正确曝光”是能否获得丰富色彩和影像细节的决定因素,和不断需要解决的课题。那么,目前解决这个难题的方法都有哪些?
A、尽量使用太阳和月亮的自然光线,这就是说,要想拍出好照片,就不要到太深或太暗的水下去搞创作;
B、一只眼,或许两只眼——外闪,是十分有必要的;
C、当水下光线环境不佳时,一定要记着调高一下ISO呦——因为曝光速度太慢时,PP容易糊。当然,我的ISO50和ISO800,在水下的用法都是不正确的。这时候,大家一定要记得五月的建议,与其冒PP糊掉的风险让“慢速”的低ISO保留细节,还不如“提速”(ISO400之内)牺牲一些细节,以确保获得清楚的图象。当然,今天的ISO800只是可用——如果你喜欢胶片味道的PP(在陆地创作时);
D、选择一台性能突出的好相机——毕竟相机和防水壳,对俺们潜水的兄弟姐妹都是昂贵的水下装备投资。这方面,我又做了反面教材,我的E500就买错了(因为取景器太小等原因),只能等着准备换E330或E3什么的
第一页     前一页     共7 页   第6页  (10条跟贴/页)    后一页     最后一页
潜水论坛  >>   []

最佳浏览: 1024x768像素 IE5.0+

网站设计: 黄晨辉 陈漪
题图摄影: 独鹂 杨波 陈漪
    北京潜水人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Copyright©2000-2006 China Beijing Divers Clu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