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   [] August 7, 2025  
          共1 页   第1页  (10条跟贴/页)       
springbird
2005-07-07 15:10:22
中国北京
chene_e@hotmail.com
主题:福建平潭明清沉船有宝?[转]
内容:
平潭明清沉船有宝?

国家博物馆已派考古队员前来考察 文物价值尚难定论

--------------------------------------------------------------------------------



渔民捕鱼捞起古碗

据当地渔民介绍,6月中旬的一天上午,一林姓渔民出海捕鱼,船行至平潭县屿头海域(平潭县屿头岛、大练岛和小练岛等岛屿之间的海域)时,他撒下渔网,当日下午拉网时,渔网里捕到的鱼不多,倒是“捕”上了满网的陶瓷碗。这些陶瓷碗上面大多长满了海蛎,掰开海蛎从质地、花纹等观察,他断定这些碗年代久远,就如获至宝。

“海里有宝物!”这个消息首先在屿头岛传开,人们奔走相告,有些渔民跃跃欲试。

“肯定是有艘古船沉在下面了,要不然哪有这么多的古碗。”“这船至少有几百年了。”“怎么都没听说过这边有船沉在下面啊?”……屿头岛上的渔民们议论纷纷。

当日下午,当地渔民找来潜水服,年轻的渔民潜水下海,在离海面20余米的位置,他们看到了一艘沉睡的大船。据一知情渔民介绍,沉船有30多米长,造型相当精美,船体大部分被沙子掩盖,船里有大量的陶瓷碗、花瓶、灯、酒壶等物品。

潜水下海的人带上来的消息,再次让这个小岛的渔民震惊。

雇潜水员下水捕捞

“海里有艘古船,上面有好多古物呢,好多人都去捞了。”

“听说这些古碗好值钱呢,一个能卖上好几百块。”

渡船上,船老板老林听到了这样的消息。过渡的人告诉他,在岛上,有船的人都在忙着捞宝物。一个人说,两个人说,好多人都这么说,老林终于心动了,摆完渡,他也开着经营多年的渡船到沉船海域。他到的时候,已经有十几艘船停靠在那里,可真正下水捞的人并不多,因为大家手里都没有潜水服,20米的深度,少了潜水服可是没人敢下海的。

老林“败兴”而归。

没过几天,消息传得更厉害了,老林终于又按捺不住,他再次开船来到沉船海域。这次,他看到的情景可大不相同,船的数量有增无减,他看到了下水刚上来的潜水员,他们上来时都带上了一筐一筐的东西。后来,他从渔民那边得知,来打捞古物的已不仅仅是当地人,很多人从福清、长乐甚至是莆田开船前来捞宝。不少渔民还不惜花几百上千块的钱买来潜水服下水打捞,有的甚至雇来远在广东和浙江的潜水员,据说这些雇来的潜水员在分红时,能分到打捞上来的一半古物。

就这样,碰到边防公安时,他们一哄而散,公安一走,他们又从四处云集而来。几天下来,就有大量古物被打捞,据当地渔民李某说,潜水员下水一天就能打捞上几箩筐的古物。

有人收购沉船古物

做三轮摩托车营运的林师傅告诉记者,在6月底7月初的时候,他们乡里来了两个陌生的中年男子,他们一上岸就到处转,一个上午就搭好几次摩托车。后来,他们向林师傅打听附近海域沉船的事情,还向他打听有谁打捞到了古物,说他们是来收购的。此前,林师傅就听说岛上来过一拨这样的人,打捞到宝物的亲戚告诉他,捞上来的碗有的可以卖到几十块钱,好一点的有上百块,最高的可以卖1000块钱。

“如果不是因为听说古物可以卖高价,大家也不会花大本钱雇潜水员,更不会冒死下去打捞。”林师傅说,“下水危险得很,听说前几天还有个澳前镇的渔民下水打捞时被淹死了,其实到现在,这些古物到底值不值钱,大家还不是很清楚,大家传得可神了。”

警方查获一般文物一件

昨日下午,平潭屿头边防派出所林而云教导员告诉记者,连日来,他们在平潭屿头海域不时发现一些渔民驾驶小船,带着探测仪、潜水服等潜水打捞工具,在碗礁海域附近晃动。据当地渔民称,海底发现了沉船。

6月24日晚,平潭县公安局屿头边防派出所接到群众报案称:屿头乡东京村村民李某等人在屿头碗礁海域打捞沉船文物,该所立即对案件进行调查,之后在李某家中查获疑似文物(均系破损瓷碗)七件、灯具11个、探测仪1个。6月26日,屿头边防所将查获的7件文物送到平潭县科技文体局检验鉴定。6月28日,7件瓷器经福建省文物管理委员会鉴定:属于一般文物的1件,属于文物标本的5件,属于非文物的1件,均无重大价值。

当地发通告禁止打捞

平潭县屿头边防派出所林教导员称,6月30日,平潭县屿头乡发出禁止在碗礁海域打捞沉船文物的通告。7月1日,平潭县科技文体局人员赶到屿头,处理沉船文物事件。

7月1日傍晚,平潭县副县长林心銮带领公安局、边防大队等人员分别从长乐松下码头、平潭苏澳码头及流水码头到达屿头碗礁海域,当晚到达沉船海域附近时,现场正有几艘木制渔船在打捞文物,因海底有潜水人员在作业,为保障群众生命安全,工作人员采取喊话等方式劝阻群众停止打捞,但效果不明显。当晚11时许,在边防官兵的劝阻下,海上打捞的人员全部离开现场。

7月2日,福建省边防总队海警一支队也赶到屿头海域,与平潭县委、县政府及公安边防部门积极配合,防止附近渔民私捞文物。7月3日,屿头边防所配合平潭县公安局刑警队人员,督促大部分下海的渔民交出了私捞的文物。

截至昨日,通过平潭县委、县政府及公安、边防、科技文体局等有关部门的积极努力,大部分私捞文物的渔民交出了打捞的文物,收缴文物已超过500件。

沉船价值尚难定论

昨日下午4时,在平潭屿头乡村民的指引下,记者找到了国家博物馆水下研究考察队所在的住所。“那艘沉船很漂亮!”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考察队员说,因为平潭屿头的沉船被渔民破坏得比较严重,情况特殊,7月1日,他们水下研究考察队一行七人从漳州东山水下考察现场紧急赶来进行考察。

根据他们的初步考察情况看,沉船估计是明清时期的商贸船,位于水下20余米左右,由于沉船被大量泥沙掩埋,沉船里的文物是什么样的,里面有多少文物等情况目前还不清楚,其真正的文物价值还难以下结论。目前,水上考察队正准备调集一些水下考古打捞的设备,用于水底拍摄、水底周围环境的综合分析以及文物年代的考证等,估计三四天后全面开始进行打捞考察。他们已经向国家博物馆作了相关的汇报,国家博物馆已增派十余名水下考古队员加入此次考察。

这位考察队员说,此次水下研究考察队员是由全国各地不同的考古专家组成的,主要是以我国东南沿海包括广州、福建、浙江等省的水下文物进行系统的考察,在来屿头沉船之前已经在漳州东山水下考察一个多月了。

转载自:东南快报电子版www.dnkb.com.cn 2005-07-06 09:09:15 杨永文 张学得 文/图
深海漫游
2005-07-09 14:11:09
跟贴:my god, 我23-29号那几天也在平潭, 陪老婆生儿子。。。

首先一睹芳容的机会从身边擦过!!!
          共1 页   第1页  (10条跟贴/页)        
潜水论坛  >>   []

最佳浏览: 1024x768像素 IE5.0+

网站设计: 黄晨辉 陈漪
题图摄影: 独鹂 杨波 陈漪
    北京潜水人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Copyright©2000-2006 China Beijing Divers Clu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