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   [] August 6, 2025  
          共6 页   第1页  (10条跟贴/页)   后一页     最后一页
雨做的云~
2005-10-27 17:01:13
西安
fengjy001@163.com
http://www.warmrainforum.com
主题:冯姐日记·马代之行
内容:
写在前面:

  很不好意思,我的手记主要记录的是这次南马尔代夫之行中,我自己的内心感受和事件过程,大多与潜水无关。一定要我公开?着朋友力邀,盛情难却,只好粉墨装饰一番,以期闪亮登场;希望各位不会太过失望,把掌声留给我。



  ● 9月29日 星期四

  途径曼谷,在科伦坡转机,凌晨近2点才到马累。然后乘船去KURUMBA岛,一五星级度假岛。在马累的码头上,在渡船上,面对陌生而向往、一时看不清面目的大海,那种充满对异国情调的新奇感被一种无依无靠、心里发悬的感觉淹盖了。我觉得自己这会儿像个小孩,需要安全感。

  凌晨2点半,我们上了岛,住进了245号豪华客房。这应属情侣客房,只有一张双人床;有挺大的浴室、卫生间,还有一个门与隔壁246号房间通着。房间很普通,陈设也很普通,看不出豪华在哪里。累了一天,草草洗漱睡下。小Z还在收拾,已经3点多了。

  这五星级的度假岛非常适合度假,客人很少,主要是亚洲人和欧洲人;服务很好,三餐饭的时间安排得非常充裕;服务人员大都是本地人,黑黑的皮肤,很和善,态度和蔼,面带笑容。路人会主动与你微笑、问好。自助餐有很多种食物任你选择,各种主食、蔬菜水果,非常丰富,连容器都很漂亮。或许海鱼个大、肉粗,我怎么吃都是鸡肉味。

  太阳非常明媚,天气很好。小岛的风景很漂亮,蓝天白云绿树白沙,郁郁葱葱的热带植物掩映着一座座错落有致的红顶客房。岛上有一个很漂亮的码头,一个很有地方特色的服务大厅,很宽敞舒适的餐厅,一个很美的游泳池。

  去乘玻璃船?看看海底的鱼?有充足的时间,便欣然前往。同另外两个亚洲人、四个欧洲人,上了一条摇摇晃晃的小船;看见船底开了两个镶着玻璃板的方洞,就从这里看海底风景?这就是所谓玻璃船?惊呼上当。环岛一周,大失所望,可以说是什么都没有。海南记忆中、五彩斑斓的海底风光一直不曾出现,看见的全是灰蒙蒙、光秃秃的礁石,有零星的几条鱼,珊瑚、海葵全没有。看见的还有海岸边同样灰、同样光的海底深谷。跟海南西岛乘潜艇观光相比,真是可笑到了极点。对马尔代夫的印象还没开始,就已打上问号了。

  换上泳衣,去游泳池游泳,出门就迷了路。一个服务员指点我,才到了泳池。游两圈上岸,坐在躺椅上晒太阳,静心享受这一切。



  ● 9月30日 星期五

  昨夜又到了五位潜友,他们都很年轻。

  午饭是在海边餐厅吃的。很有情调的地方,这的老板一定很懂情调。饭后在游泳池边坐了一会儿,然后去乘水上飞机,环视海上的马累、KURUMBA诸岛。

  乘船去马累,从马累机场起飞。

  这是我第一次这样真实的用双眼去看这样真实的大海。从空中俯视,那浩翰无垠的大海,那天地间的永恒,给我焕然神往、心驰荡漾的感觉。在深蓝色的海面上,折射着耀眼的阳光,一艘搜疾驶的航船,形成百舸争游的生动画面。那葱绿的小岛、环形浓绿的舄湖,就像洒落在海面上的一根根项链,一颗颗珠宝,一个个翡翠戒指,色彩迷人,玲珑剔透;海水被涂抹得似浓似淡,海面被装饰的丰富而华贵;像展览,像炫耀,勾你魂魄,令你赞叹不已、顾盼流连。

  抢占窗口,选择角度,手忙脚乱的抢拍那一组组画面。只怪自己平时不玩相机,此刻争分夺秒都来不及,拍得不好。不过我还是很满意;虽然只有15分钟的空中游览,太短暂,太紧张;似乎还来不及看仔细,还来不及做评论感言,但毕竟是有了收获,弥补了昨日的那份失意。
雨做的云~
2005-10-27 17:06:05
西安
fengjy001@163.com
http://www.warmrainforum.com
跟贴:  ● 10月1日 星期六

  睁开眼睛,天已大亮。想起要看海上日出,急忙起身,光脚小心翼翼走上甲板,哇!太阳那金黄色的圆边已隐隐约约从那不远的小岛椰林中露出。我连忙跑回房间拿出相机,可太阳一点也不肯等待,一下子就跃出了那片椰林,圆圆的像个蛋黄悬在了天边。早听说海上的日出、日落比陆地上的快,还真是这样。不等我作任何感想,咦,下雨了。跑回房间,刚关好天窗一会儿,咦!雨又停了。

  这是上ORCA号游船的第一天。昨天离开KURUMBA五星级度假岛,半夜从马累乘船上ORCA 号时,四周漆黑一片,只看到船尾泛起的簇簇浪花和远处零星的灯火。带着一身的疲乏,一种身处异地他乡的感觉,使我这个外出从不想家的人,从内心深处生腾了一股浓浓的思乡之情:在家多好!然而,此刻定睛环视四周,马尔代夫的大海就以它清新明丽的晨光、心旷神怡的广阔给我留下了极其美好的印象。

  ORCA号静静的停泊在一片翡翠绿色的海水中。放眼望去,浩淼的海水广至天边,马累和KURUMBA 诸岛尽收眼底。那湛蓝的海水,那纯净的天空,那洁白的细沙,那透明的云朵;那绿林掩映的小岛,那停泊在马累港海域的艘艘白色游船,构成了一幅幅生动明丽的马尔代夫印象画卷。这更是真实的,立体的。许久的看着,多美呀!

  ORCA号起航了,先向北继而向南,驶向马尔代夫南部。

  印度洋,真正的大海,我看到你了!

  晚上,去船尾看潜友钓鱼,觉得很好玩。他们都是钓鱼高手,有理论,有实践。看我有兴趣,便说:明天跟我们去潜点吧,那儿鱼多,你也一定能钓上石斑鱼。那可不一定,鱼没钓上来,把你们钓上来了。大笑。我认真的问:那鱼钩挂在你们的潜水衣上,渔线会扯断吧?笑,那就钓上来了。试想那一幕该是多么滑稽可笑:好容易钩上点什么,费老劲拉半天渔线,挣扎出水的竟是一全副武装、一脸无辜的潜友;一定是满心的困惑和恼怒吧,接着就大笑不已了吧。我为自己勾勒出的喜剧情景惊讶,原来我的幽默和富于想像并无丢失,它们并无远走,依然存在于我的思想和血液中。我怀念我的青年时代,也喜欢我现在的样子。

  遥远的祖国,今天是国庆!



  ● 10月2日 星期日

  中午,我上了“多尼”,想去看看潜友们的潜水过程。这艘潜船有些旧,行驶时“突突突”的显得很沉重;甲板很滑,稍不小心,就会滑倒。像游船,有顶棚,靠边左右各一溜椅子,中间堆放着潜水装备。据说,潜船与一般船的区别就在于有没有能让潜水员顺利下水的“通道”。

  先由导潜哈桑介绍潜点,然后潜友们就各自穿戴准备起来;乍看一片忙乱,细看却很有序。

  海上的天气变化真快,刚才还是风和日丽,一会儿就天昏地暗了,雨点疾洒下来。“多尼”颠簸起来,船身剧烈地摇摆着。突然,一阵口哨声和惊叫声,哇!我看到了。在灰色、起伏的海面上,一个精灵出现了;几只海豚迎着海浪前进,它的身体和背鳍一拱一拱的在海面上乎隐乎现;几乎就在同时,一群飞鱼跃出海面。它们出现的太突然,消失的又太迅速。它们在灰暗、波浪起伏的海面上跳跃,不知风浪给它们带来的是快乐呢还是郁闷?我联想到了高尔基的《海燕》,似乎有些感动,又觉得有些牵强。哇噻!不管它们是兴奋还是缺氧,那跳跃,那腾飞,很生动!很迷人。有种异乎寻常的悲壮风采! 我还是感动了。

  一会儿天又晴了。海面变的平静,海水也变得湛蓝。潜点到了。又是一阵欢呼:“曼达!”

  “曼达!”嗨,那黑糊糊,慢悠悠的大家伙还真不怕人,有一条斯条慢理的从船头游过;谢谢,总算让我较为从容的拍下了它的倩影。

  潜友们下海了。我想拍一张潜友下海时、在空中颇具风采的照片,没能如愿。这手指头比脚趾头还笨呢;第一张人在准备跳海,第二张人就已在海里了。不过,我还是很高兴;不管怎样,我有了一组出潜的照片,第一手资料呀。

  晚上,我又上了“多尼”,去看潜友们夜潜;对我这样一个初次了解和认识潜水的人来说,夜潜是恐怖的。在静谧的夜晚,从船上跳入漆黑神秘的大海,在并不熟悉的海域下潜,对潜水爱好者来说司空见惯。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保持团队精神,是共同完成水下观光旅行的基点。潜友们对海底的热爱已近乎到了痴迷的程度,我了解并理解。但我有的是时间充分享受阳光、海景、海风,却不敢去领略使他们痴迷的潜水,不敢亲自下海去领略那千姿百态的海底风光。

  我在船上看到的依然是漆黑的夜幕,繁星闪烁;潜友们的潜水灯在水下亮成一片,乎明乎暗;然后分开来,乎远乎近,分成几片,像是渐行渐远的渔火。不知在这片片“渔火”下,潜友们此刻是否正在美伦美奂的龙宫中畅游嬉戏?是否找到了童话中水晶宫的影子?是否在那超凡脱俗的海底世界、在美丽的鱼群中寻回了儿时的童真?是否遗忘了商战中的硝烟?是否释放了心灵的重负?是否忘却了尘世间一切的不尽如人意?是否忘却了家人的嘱咐和叮咛?是否也忘却了还有下一场拼杀正等待自己披挂出征、夺胜凯旋?是否?是否?

  一个年轻的船工指着海里远去的潜友,笑容腼腆,对我说:“歪瑞兔”。什么意思?我疑惑不解。谁让我英语不行呢?只得不做应答,心里嘀咕:“歪瑞”是非常、很什么的意思,“兔”是“二”的意思;难不成这黑小子也懂开中国玩笑?再看也不像呀,人家一脸的拘谨。或许我听错了,也许是“歪瑞酷”吧?非常棒!对,他一定发音不准,一定是“非常棒”!“歪瑞酷”!

  虽然我自己没有下海潜水,但目睹了这一切也就足够了。有了这两次随船出潜的体验,再在“多尼“上滑几跤也值了。潜友们在海底是快乐的;在船上,我同样是快乐的。
雨做的云~
2005-10-27 17:09:30
西安
fengjy001@163.com
http://www.warmrainforum.com
跟贴:【前面忘了说,可是绝对原创哦!】


  ● 10月3日  星期一

  ORCA号继续向马尔代夫南部行驶。说是要去看鲸鲨。

  这是一片非常美丽的海域,色彩层次变化丰富得令人陶醉。我目不转睛的盯着那一层深蓝,一层翠绿,一层淡蓝中掺着一抹淡黄的眩目色彩,层叠交织;远远看去,像宛如飘浮在浩翰大海上一条绚丽斑斓的玉带,而那一个个小岛舄湖就象镶嵌在海面上晶莹剔透的宝石。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这一人间仙境,挥染了这神奇辉宏的色彩。我由衷的欣赏它,赞美它,一张一张的拍下它,生怕它的丰姿在我的镜头前漏掉。啊,马尔代夫的海,越走近你,就越喜欢你,你太美啦!

  置身于这宽广美妙的汪洋中,沐浴着扑面而来、和熙的海风,呼吸着纯净湿润的空气,欣赏着不知名度假岛边的高脚屋,坐在甲板的白椅上写我的手记,记录我的随想,是件多么惬意而浪漫的事。当我绞尽脑汁、竭尽所能的想描述大海的诗情画意时,又是何等的享受和心满意足。

  船头有俩潜友,涂了油在晒太阳。时不时聊上两句,都跟潜水有关,什么“流”不“流”的,我不太懂。玩,也有学问。

  忽然船尾传来欢呼声,人们纷纷奔向船尾,船也停了。赶忙拿起相机去凑热闹,原来是一潜友又钓上一条十分漂亮的大鱼,一米来长,黄肚蓝背上还有白色的点;叫什么鲷鱼。我第一次见到这么漂亮、这么大的海鱼。大家都抢着拍照;我注意到,海鱼的嘴要比淡水鱼的嘴大,鱼钩都能吞进肚里,那能跑得掉吗?

  游船继续向南行驶。此时,前方是天水一线的汪洋,看不到岛屿和行船;天边的云朵浓淡不一,看左舷边:晴空万里;看右舷边:阴云密布。东边日头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用来形容海的个性,真是恰如其分。ORCA号高昂着船头、以最快的时速向着那片阴霾,一头扎去。

  风浪来了。前甲板上的椅子被疾风吹到一边,向船尾滑去,我坐在椅子上被平移了一米;冒着被甩进海里的危险,爬上三层,狼狈逃回房间里。大浪打到甲板上,大雨像水帘似的泼洒下来。灰色的浪头一个小峰、一个小峰似地汹涌而来,船身剧烈的颠簸着。真刺激,一种历险的感觉;短短的几天,我什么都见到了。拍一张照吧。

  毕竟,马尔代夫的海是温柔的,也就是十来分钟吧,风小了,雨停了,海面也平静了。就这样玩你心跳,这就是它的脾气。

  接着去船尾看拖钓;被呼呼的海风吹着,坐在船尾抓了一阵渔线,觉得新鲜。一潜友说,一旦有鱼咬钩,就撒手,别叫鱼把自己“钓”走了。我没感觉,鱼跟我无缘。就在我漫不经心,东张西望时,旗鱼出现了。旗鱼!三条旗鱼,在船尾左侧的海面跳跃。有一条竟冲着船尾的浪花、从我们面前横跳过去,那么近,真难得。我总结了一条规律:只有在狂风暴雨来临之前,才能看到这些勇敢的精灵;风和日丽,就只能见到黄色、孤独的大海龟,还都是单只的。

  当夜幕降临,ORCA号泊于淡蓝色的舄湖,远处小岛上亮起一片灯火,夜空闪烁着遥远的星光,我们三三两两在船尾垂钓,嘴里念念有词:愿者上钓来;当真有美味的石斑鱼“愿者上钓”时,我们又是何等的自得,何等的快乐!

  大海,叫人无法不喜欢!




  ● 10月4日 星期二

  船停泊在一岛湖中,周围是一片深绿色的海水,远处则是蓝黑色的。天阴沉着。

  每天早晨睁开眼睛不知道几点钟,只有到餐厅去才知道;那有一个常常偷懒罢工的小挂钟。光着脚走来走去,船上所有的人都这样。今天是上ORCA号的第四天了。船上的饭我还没吃烦,日子也没觉得闷,人也没混熟,所有的一切,跟第一天没什么不同。

  找不到鲸鲨,潜友们一次次出潜,一次次失望。要追求就得痴迷呀!

  和老X聊天,听他讲朋友的孩子。一位和妻子离异的父亲,带着两个小女孩的故事。小女孩收集废电池的迪尼斯世界记录,荣获了世界环保奖。这个报道我知道。

  一潜友有一建议,公开我的日记。这怎么可以?纯属个人隐私,版权所有。等什么时候升格成了游记,就给你看了。浪漫一点,每天写一篇装进一飘流瓶,扔进海里,或许哪天捡到了,就看到了。潜友们你一句,我一句,开着玩笑;仔细想想,这玩笑也很精彩浪漫,富予想像。

  船开动了,在离一不知名小岛岸边不远的海里,来回行驶,寻找久违的鲸鲨。马达开的很小。侧浪时,坐在前甲板上也感受不到海风的凉爽。那岛岸边海里有一长溜一字排开的高脚建筑,那是度假岛的豪华客房,像渔屋;配上那下面泛蓝泛绿、泛着层层白浪的海水非常好看。还有其它游船在这来回行驶,都是搜寻鲸鲨那宝贝的。据说这是鲸鲨经常出没的地方;它真会挑地方玩!挑这么美的地方玩!

  换了一条新潜船。太阳出来了,又出潜了。同屋的小D因身体不适没去,对门的小L因摔伤了腰没去,除船工,ORCA号上留下了三位女性,我很高兴,有人陪了。

  小D绝对是个女强人,给我的印象很“独”。说话不多,独来独往,表情淡漠,是一家公司人力资源部的主管。难怪了。可当她和潜友谈笑起来的时候,也挺开心的。原来她也能这么笑啊。她说,工作忙,压力大,自信是逼出来的。也许忙于个人奋斗,目前未婚。对待爱情,她说可不是说抓紧就能奏效的。当今时代,她可以有诸多的生活方式可选择,生活道路依旧宽广。我愿她,愿和她情形相似的潜友们都会有一个如同葡萄酒般甜美醇厚的爱情故事。

  小L正值七年之痒,没孩子;可我看她就像新婚一样,怎么看都是一个娇小温柔幸福的小女人。她是一家合资公司的商务主管,收入丰厚;也属女强人之列。她说,这是她最后一次船潜了。年底,她将出国求学两年,回来生孩子,然后自己带孩子出国。我祝她顺利,可自己带孩子出国?这是一个危险的想法,我很想提醒她,不知她是否明白?

  午饭后,ORCA号继续沿着这条航线往复行驶,寻找鲸鲨。船身会突然起伏很大,我坐在椅子上滑行了近两米。这样的天气,不大容易看到鲸鲨,又出潜了。但潜友们还是没看到。

  老X是美籍华人,学金属材料的。现在北京,有一家自己的IT公司,儿子在美国工作。我感觉他有很多的经历和故事。他讲朋友教育小女孩的故事,很特别。

  我甚至诧异:带一个八岁、一个五岁的女孩去看天葬,是否太过血腥、太过残酷?孩子无动于衷,是不懂事还是经事太多,以至内心冷漠?或许,这就是硬汉的教育方式?或许仇恨使他冷漠、残酷。他把这种残酷过早的带给了他的孩子,他的孩子会很坚强,心肠也会很硬。不好。女孩子尤其不好。

  还是朋友的孩子,典型的智力商值高、情绪商值低的实例。神童,受惯了娇纵,往往成年后就变得平平常常,无所建树;敏感,孤辟,不喑世事,经不起挫折,一点小事都会导致经神崩溃,形同将死。也不好。

  想想自己的孩子,该怎么教?会怎么样?孩子,要有成就一番事业的雄心,也要有一颗善解人意的宽容之心。男孩尤其要这样。可怜天下父母心!在这美丽的南马游船上,都没忘记谈论孩子,自己的或别人的。
雨做的云~
2005-10-27 17:10:36
西安
fengjy001@163.com
http://www.warmrainforum.com
跟贴:● 10月5日  星期三

  马尔代夫的海水,真是让人无法不喜欢;一旦接触了海,就不再惧怕海,就喜欢上了海;这里孕育着生生不息的海洋生命,就连海豚、“曼达”、鲸鲨、垂头鲨等大型生物都喜欢在这风景优美的地方出没,真会挑地方。

  来玩,一定要跟好朋友一起来。否则就像在这船上做菜,有美味的石斑鱼,却没有佐料,真真是美中不足。

  这会儿,南马阴云密布,不断有大雨滂沱。我从三层下二层餐厅吃饭,都得顶风冒雨,步履艰难,大有连滚带爬之嫌。

  进了餐厅,见人便问看到鲸鲨没有?没人回答,却问我日记写了没有?我成了“随船记者”了?其实,我记录的大都与潜水无关,只是我个人感受和事情过程罢了。我感兴趣的是:作为群体中的一员,他们各人的感受和故事。餐桌上,有潜友的话,让我感受到了一种真实,一种来自另一群体的心声和渴望。有人问我,是不是看他们像一群潜水疯子?NO!我认为他们是痴迷,是热爱,是崇尚自然。平时可以大大咧咧,口无遮拦,心高气傲,一旦进了海洋村,可就小心翼翼,循规蹈矩了。

  下午天气依然不好,ORCA号泊在一小岛的防潮堤内。没事,我们上岛去转转。沿着海岸,有一排造型绝不落后的路灯,还有几排整齐的椰树,树下有舒适的吊椅。信步前行,进了小渔村。小路很直,大路很宽,街道很干净,家家绿树成荫。有商店,有学校,有清真寺。岛上最好的建筑就要算是学校和清真寺了。足以证明,教育和信仰同等重要。进人家院落浏览,石头的院墙,水泥的地面;屋里陈设简陋,主人衣着朴素,腼腆而热情;熟练的讲着英语和当地语言。他们吃的、用的以及水泥、液化气等,都是从马累运过来的。马尔代夫,千岛之国,除了美丽丰富的海洋资源,一切都是泊来品。

  看见路边几个孩子,很漂亮,有着好看的脸型和明亮深邃的眼睛,便和小L上前去逗;BIBI们大约年龄都在三、四岁,有的很腼腆,有的很活泼;有个小男孩很具明星气质,看我们和小朋友照相,便大大方方、主动站进来,带着很生动、很熟练、很可爱的笑容;真是求之不得。跟他们在一起,自己都不由地希望时光倒流了。

  去了海边,捡到一些珊瑚和贝壳。也许是海域的不同,这的珊瑚像白玉似的晶莹透亮,造型精巧优美,贝壳的质地也是细致洁白的,和国内海南的不一样;很是想带了回去,但马国有禁令;好吧,拍了照就扔了它们;只带双眼睛来,我会的。

  晚上,都去夜潜了,留下我们一男四女。要说有福不会享了吧?放着挺好吃的现成饭不吃,偏要这么烟熏火燎的自己做,搭错线了?只有鱼汤还行,生鱼片也就是尝个鲜。说实话,我对做饭深恶痛绝,腻得不能再腻了。

  晚饭后,很热闹了一阵。各路高手操着纯熟的各地方言,惟妙惟肖的表演开心段子,真是其乐融融。然后玩纸牌游戏“杀人”。嘿,我居然两次当杀手,有一次竟“杀人”成功,赢了。一直玩到半夜一点,散了。
雨做的云~
2005-10-27 17:13:27
西安
fengjy001@163.com
http://www.warmrainforum.com
跟贴:● 10月6日  星期四

  昨晚从8点半直到深夜1点,我们都在餐厅。晚饭后玩纸牌游戏。游戏结束,和小D 上爬梯回三层,觉得船舷通道和后甲板上很黑,所有的灯都没开,和往日不一样。回房间关门洗漱后,又翻开手记本写了几行,然后关灯睡下。

  不知什么时侯,也不知为什么,熟睡中的我突然醒了。睁开眼睛,竟然很清醒。我看到房间的门半开着,一眼就看到了泛着光亮的海面。屋里黑乎乎的,什么也看不清,有点异样的感觉。没有风浪,船身很平稳。再看看天窗,天空繁星点点。不知为什么,我有点害怕;联想到了《四签名》中的一段描写:窗户上紧贴着一张脸,一张因挤压而变形了的脸……

  一种恐怖感悄然生起,赶快移开目光,再投向门边;咦,门开大了。没有风浪,这门怎么会自己开大了呢?心中疑惑,这有点像恐怖小说中的场景。就在这时,奇怪而又可怕的一幕在我眼前发生了。一声轻微的响动,大敞的门关小了,卫生间的门被打开了,一束白光透出来,一个瘦长的黑人仓惶钻了进去,关上了门。那瞬间,我看清了那人穿着件黑色T恤,后背印有白色图案,紧身及膝的半长短裤。这刹那间发生的事,惊得我竟分不清是真是假了。几乎在看见那人的同时,我脑子里还在诧异:小D怎么这么迅速?上卫生间连点声音都没有?但马上我又清醒的告诉自己,不是小D,是个男的,黑皮肤的男人。

  一个翻身,向床里一滚,抬头看小D裹着白被单一动不动的沉睡着。摇她,指着卫生间,压低声音:醒醒,有人,有人进来了。这时卫生间的灯灭了。小D迷迷糊糊中以为我在作恶梦:什么呀?什么呀?然而她看到卫生间的灯灭了,她清醒了。黑暗中,我们趴在床上一动不动地盯着卫生间的门。门悄悄的开了一下,又关上了。我脑子里飞快的闪过我所看过的侦探小说和电影,怎么办?我应当赶快出去,我的床靠门近,可我不敢动;俩人分开可能更危险。门开了,那人闪身出来,站在房间门后那唯一可藏身的黑暗中。他要干嘛?这事态会如何发展?我们没有可防身的武器,一把水果刀都没有。我们所有的东西都在那黑暗中,拿走吧,命重要。脑子里飞快的闪过信用卡、照相机、现金还有机票、笔记本,真可惜。可他要是摸过来怎么办?屏住呼吸,俩眼紧张茫然地盯着那黑暗的空间,只觉得时间好长,周围好静,屋里好黑,什么也看不见。

  “是谁在那?你是谁?谁在那?”黑暗中,小D勇敢地大喊起来,第一声,第二声,直到第三声,轻微的一声响动,房门大开,黑影夺门逃窜了,敏捷迅速,悄无声息。小D看清了那人的发型:半长至肩,上直下卷。关上门,打开灯,心有余悸;四周依然安静无声,就像什么都不曾发生过一样。小D的大声呼喝,吓走了那人,却没有其他人听见,连对门的小夫妻都不曾被惊动。多可怕!我猛然意识到:在我醒来的那一刻,那人就已经在屋里的某一角落里了,并且是在我视线外的上方盯着我。这使我魂飞魄散,如果我们被杀,都不会有人知道。

  努力镇定下来,壮胆打开门,门外没有灯光,船尾依然是返光的海水,平时灯火通明的后甲板和我们房间这一侧舷廊全部黑着。这似乎表明:发生的这一切是有预谋的。看看表,凌晨4点半。小D说那留长发的人是“多尼”上的船工。我脑海里滑过了笑容拘谨的“外瑞兔”,他好像留着稀疏发黄的长发?不确定。可“多尼”上还有一个留长发的人,我记得很清楚,他帮我钓过鱼;年长一点,更黑一点,笑容很灿烂。是谁呢?

  我们还是决定叫醒对门的小M,听了我们的叙述,小M打起电筒出去寻视了一圈,“多尼”上有两个人在睡觉,一人半醒着;没发现什么。而我发现,“多尼”紧靠着ORCA号,不远几米就是海岸。如果是船工,那他逃跑时很容易翻下ORCA号的栏杆,跳上“多尼”而没有声息,然后从容的躺下,装做熟睡。岸上的人作案可能性不大。这是多好的侦探小说题材。我忽然又兴奋起来。

  躺在床上,不知是惊恐还是兴奋,我睁着眼睛,不再看那天窗。不知多久,听见外面有男人大声在喊叫什么,斋戒月的开始日,是祷告?倦意袭来,我睡了。

  从熟睡中被小D叫醒,天已大亮。人们都已知道了,船长和导潜都认为小D指的那人有可能。10月5日是穆斯林进入斋戒月的第一天,半夜 3 点半左右全船的船工在一起吃饭。大概就是那个时间。可,也是那个人关的灯?

  大家看法不一,有人说是小偷偷东西,有人说是找厕所,有人说是变态狂;有一点是一致的,我们没有什么损失,吓走他是最好的了,不抓他是对的。否则,万一那人狗急跳墙,给捅上一刀,可是得不偿失了。不管什么原因,让它过去吧。我们是在人地两生的孤岛旁。
说实话,是找厕所,走错房间,都是开玩笑。而且,我认为也绝不是小偷来偷东西。从晚上8点半到半夜1点,中间几个钟头的时间里,三层空无一人,我们的门锁又是坏的,根本锁不住,小偷偷什么不行呢?非要等到我们都回来才下手?并且,我们没丢什么。要么就是想要偷的东西在我们身上?非财即色?或许,小D那鲜艳的三点式泳衣和曼妙的身材勾起了哪位情窦出开的傻小子的暧昧情愫?也不会呀;这些船工从上船多少年来,就天天目睹各种品牌的“美人鱼”,欧洲的,亚洲的,白的,黄的,胖的,瘦的,早已审美疲劳了。或许,我们都想偏了?斋戒日白天不能吃饭,夜里特定的时间才能吃,那人是饿得不行来找点吃的?找点喝的?可时间证明不是。窥探癖?搞不清了,很多现象解释不清,似乎都是,又都不是。

  中午,二潜回来了。我在房门外的甲板上看到了“多尼”上、小D指认的那个人,此刻唯一留着长发的人。他正在掌舵,很年轻,二三十岁吧,或许更年轻;消瘦,穿了件米色的T恤,长及小腿肚的水洗牛仔裤。我不能确定他是不是“歪瑞酷”,但不是年长的那一个。看到他,我便从心里不憎恨并开始原谅他了。他那干枯发黄的长发随意凌乱的批散着,一张毫无光泽、缺乏营养的脸,眼里没有生气,表情是干涩的。他去抛揽绳,笑容也是干涩的。从他的脸上看不出邪恶。也许,不是他吧?可他曾白天去了三层后甲板,碰见小L就扭头走掉了。清洁房间?采点?

  小伙子,你很年轻,上“多尼”打工是你赖以生存的工作吧?或许,你生活窘迫,度日艰辛;上有年迈的老人,下有一大群弟弟妹妹;父母需你供养,弟妹需你供学费;或许你因穷困而不能结婚。你压力重重,不堪重负。所以你表情僵硬,没有快乐。

  可是,小伙子,你一定是一个虔诚的教徒吧?你记得圣训吧?不管你进来想干什么,我告诉你,你本应是个善良的人,如果你白天来我们的房间作客,阿拉会赞许你,我会欢迎你;如果你因灵魂迷失,进来想行窃劫色,那么阿拉不会原谅你,我也不会原谅你;依圣训,你将被砍掉偷东西的那只手或是被乱石砸死。如果你饥饿难耐而溜进我们的房间,虽然时间不对头,虽然使我们惊恐不已,阿拉不会原谅你,而我会原谅你。

  圣训中的惩罚是残酷的,而你是聪明的。你知道,你的人生才开始,你有的是时间去勤奋工作,积累财富。你不必为一时糊涂,一念之差坏了名声。想想,一旦你有了劣迹,船主便会辞了你,其它船主也不会再雇你;你就此失业,生活没有着落;你的父母因你羞于人前露面,你的弟妹因你备受同学朋友的蔑视,你喜欢的女孩从此不再正眼看你。你知道,你将失去的都是你生命中最宝贵的,而将得到的都是你最不想要、最不想看到的。关于斋戒月,有个古老的传说:所有教徒之所以在一个月里白天不吃饭,省下来粮食,是为了救助其它更饥饿、更需要粮食的人。作为阿拉的信徒,你应是智慧、善良的,所以,你是不会在斋戒月开始的第一天去干亵渎阿拉、有悖可兰经的勾当的。

  我希望,再过五年、十年,有幸再来马尔代夫观光的话,希望再遇见你;那时的你是幸福、健康、灵魂纯净、笑容灿烂的;我会为你祈祷,并将“夜半惊魂”的小插曲遗忘。

  不了了之,“夜半惊魂”落幕了。
雨做的云~
2005-10-27 17:15:58
西安
fengjy001@163.com
http://www.warmrainforum.com
跟贴:● 10月7日  星期五

  我们一行共18人,5女11男;年龄从29岁到51岁,跨越了三个年代。只有我一人不会潜水,也只有我一人是来自国家事业单位的技术干部。除个别新手外,他们大都有了多年的潜龄。海底世界对他们来说,有着割舍不开的诱惑。他们大都来自各行各业的中高管理层,也有老板,民企也罢,独资也罢,中外合资也罢,都是为了南马这一共同的目标走到ORCA号上来的。潜友们大都能操一口流利的英语,有娴熟的潜水本领,装备精良的水下摄影器材,穿戴起来活生生是一群武装到牙齿的水鬼。

  我看过一段他们在水下拍“曼达”时的录像;一只形体硕大、造型优美、黑衣白肚的“曼达”在优雅的翩翩起舞,它是在等待约会还是在散步?镜头紧紧跟随着它,直到它渐渐远去;镜头一转,几个全副武装的“水鬼”正猫在珊瑚礁石后张望窥视,馋涎欲滴的目送那只远去的“曼达”。好不可乐!我笑出声来:就像平静详和的海洋村闯进了海外来的强盗,面对海的精灵不得不装得绅士一样。

  其实他们都有极好的环保意识。凡是蹂躏海洋生物,破坏海底资源的行为,他们都会义愤填膺,甚至出口不逊。不能不说他们是道德善良的。这南马之行,因天气恶劣,除没有看到鲸鲨和垂头鲨,他们应是心满意足的。

  我相信这一行人都是生活中的姣姣者。听着微形音响,玩着假鱼饵的高档渔具,用着高级相机,谈论钓鱼、拍照就像谈论潜水一样内行。在黑乎乎的夜晚垂钓,鱼钩碰到的是礁石还是沙床,都能通过渔竿感觉出来。这得多少年修炼?他们中间,还有跳伞、冰球运动的爱好者。他们有时锐气十足,咄咄逼人;有时又灰谐幽默,善解人意。他们属于生活优越、收入丰厚、经历颇多、颇为自信、颇为张扬、颇有斗志、颇为快乐的金领一族。

  我见过不少的老板。平时,他们大都工作蘩忙,疲于奔命;上下应付,左右逢源,前争后讨,喑通世事。时而笑容可掬,时而独断专行,生存的压力迫使他们必须迅速成熟,必须有智有谋,必须具有应付一切突发事件的能力。为获取最大利益,在完成原始积累的创业初期,他们也会精打细算,不择手段,有失厚道。他们敏感前卫,颇有竞争意识,不会轻意放过任何机会;他们的神经时刻紧绷着。他们知道要以实力去争取自己的一席之地,争得同行的首肯和社会的认同。他们所得的每一桶金、每一杯羹,都是打拼得来的。所以,他们问心无愧地住着宽敞的大房子,开着自己的小车,快乐地去国外度假,“一掷千金”的过自己想过的生活。让别人去羡慕吧!

  自然,他们也有烦恼,也有愁云不解,痛不欲生的时候。尔虞我诈的商场、职场,会使他们身心受伤,备感疲劳;他们需要短暂的逃避,短暂的休整,舔拭伤口;游历在这美丽的海面,下潜在这充满媚力的海底,欣赏美丽的海洋生物,尽享这和熙的海风,沐浴这明媚的阳光,远离争斗,远离伤害;在这宁静曼妙的天堂里,精神得以放松,身心得以恢复。

  我与多数潜友的心态是不同的,源于我与他们跨越了时代,源于我来自另一阶层。我一向工作轻松,环境缺乏竞争,稍稍努力一把,轻而易举就成为单位的精英人物,工作道路可谓一帆风顺。今年是我风调雨顺的一年,几乎件件事心想事成。因赴美拒签,心生不快,才非常偶然的参加了这南马之行。说来惭愧,因很少外出,生性又慵懒,又极少操心出出进进、乘车住店的事,所以我门卡不会用,门链打不开,相机不会用,出门就迷路;英语几乎都还给了老师,口语只会蹦有限的单词。有潜友说我像是“外星人”;我自己都觉得像。我的生活环境与他们不同,我所处的阶层与他们不同。他们是高级“打工仔”,我理所当然是单位的“主人”;所以我悠哉游哉,就是来玩的,来看海的,没有负担。这是多么大的不同。

  他们关心国家经济政策,税收政策;这直接关系到自身的经济利益。作为纳税群体,享受不到一点国家的福利待遇,心态是不平衡的。他们要在年老体衰之前,挣够用一辈子的钱;否则,晚年悲惨。他们憎恨贪官污吏。对“吃俸禄”一族又羡慕又不以为然。我的同族则关心国家的体制改革政策,关心事业单位的体改;关心加工资,评职称,惧怕挑战;懒惰,目光短浅,责任心淡薄,喜欢旱涝保收的大锅饭。收入低,住房小,没车开,认了:多轻松呀,不操心。神经永远是松弛的;那些利用国家经济转型时期而暴敛的暴发户们多累呀!去马尔代夫?有什么了不起?早晚也能去。

  这是两个不同阶层、两种不同命运的人群。前者独立、自信、敏感,更具挑战性,不断追逐新目标;他们会不失时机的抢占先机,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而后者,保守,求稳,对物质要求不高,轻意不作冒险打算;“撞钟”也罢,钻研也罢,心安理得,兢兢业业,更推崇仕途成功人士。

  到这,我不知该怎样写下去了;不管什么样的人生,都是注定要面对的。不管什样的故事,都是我感兴趣的。不管什么样的成功,都是我推崇的。有人因青春躁动、热血沸腾去旅行,有人因想逃避现实去旅行,有人因渴望了解世界去旅行,还有人因生活郁闷平淡而渴望旅行。凡此种种,快乐的和不快乐的,不外乎是想放逐心灵,摆脱尘世的喧嚣和繁琐,寻求希望和寄托,给心灵以喘息,给心灵以宁静。

  记得有一位非常年轻的女孩,一人骑自行车去非常偏远的地方去旅行;尔后,面对前来采访的记者说:旅行,是一种流浪,一种心的流浪。我惊诧:这么年轻的心,怎么会有这么悲凉、沉重的感受?然而一潜友的几句话竟与其相似,使我相信了,那是真实无奈的心境,是努力寻求解脱的感受。是逃避,也是面对;是脆弱,也是勇敢。年轻也好,年长也好,我们都曾经历过。

  去面对吧!像那迎着风浪在大海里跳跃的精灵!如果有缘,将你们的故事告诉我,我愿用我笨拙的笔,为你们写一曲真实、快乐的篇章。
雨做的云~
2005-10-27 17:17:53
西安
fengjy001@163.com
http://www.warmrainforum.com
跟贴:● 10月8日  星期六

  早饭后,乘“多尼”去马累。马累是马尔代夫的首都,一座小巧玲珑的海岛城市。马累港小得就像国内的一个渡口,停着几艘不大的船,还有几艘不大的军舰;上岸,迎面就是一个小广场,绿树环绕,中间一片绿地,放养着一群自由自在的鸽子。绿色的政府办公大楼和白色的国家监狱临广场而建,广场前的上空飘扬着马尔代夫国旗。顺着一条铺满白砂的大道,就到了与监狱隔路相对的金顶白墙、绿荫掩映的清真寺;再往后走,就进了小公园似的国家博物馆。

  阳光灿烂,海风轻佛,树影婆裟;漫步街头,窄窄的、用块石铺就的街道,平整而干净;小小的店铺和路边停放的摩托车,随处可见的热带植物和湿润的空气,都透着这小城市的清秀和纯净。已近上午11时了,街头车辆行人仍很稀少,许多店铺没有开门。顺着树荫覆盖的小街前行,见几个骑摩托、开汽车的人停在几步便可跨过的十字路口看着我们,先是觉得好玩,但马上心生好感:原来他们是在等红绿灯。没有想在KURUMBA多住几天,却想在这驻足了。

  进了一家小店,想了解当地物价;随意看到一款太阳镜,问:“蒿骂池?”回答是:当地币150元,折合美元12元,人民币100元。再看一本介绍马尔代夫的书,要28美元。一个“爱思可瑞姆”,其实就是国内的脆皮奶油雪糕要2美元。赚美元和赚欧元的人真该视这为天堂了,我可挺舍不得的。最后看上12枚包装的马尔代夫硬币,跟店主搞价,由5“刀”砍到2“刀”,成交。

  最后去了鱼市。人不多,鱼也不多,市场很干净,没有浓重的鱼腥气味;每个鱼贩的摊位前都有一个水龙头,很方便,很周到。我见到了巨大的冰冻金枪鱼,一种主要的食用鱼。在我还是小孩子的时候就知道的金枪鱼,今天才有幸一睹尊容。合个影吧!

  终于,告别马累。在返回ORCA号的海面上,我惊奇的看到了潜友所介绍的那种海豚,它们快乐地跃出水面并潇洒地旋转,为我们送行吗?我的相机只拍下它们入水后拍起的水花,遗憾之至!

  今晚我们就要离开马尔代夫回国了。短暂而又快乐的10天海上生活就要结束了。马尔代夫的秀美温宛以及大海孕育万物众生的灵气,使我枯竭的大脑丰富起来。我发觉,我的思维依然敏捷,我的语言依然流畅,我的文字依然纯美。我目睹了马尔代夫的风采,海的神韵,也看到了海的宠儿:海豚,旗鱼,“曼达”,海龟,飞鱼以及那漂亮的大鲷鱼和石斑鱼。没有潜水或许是个错误,但我还来得及弥补。我游泳!我畅游印度洋!

  终于,在最后的下午,我换上泳衣从船尾下海“畅游”了。宝石绿色的海水很温和,很合适;围着船尾的小艇游了两圈,很是满足,终于与马尔代夫的海水零距离接触了一回。

  就要说再见了,ORCA号,我不会再想你了。大海!我不会很想你了!马尔代夫,再见了!马累,再见了!你的秀美会深深地印在我的记忆里;或许不久,和我的家人、我的朋友还会再来!


  (完)
more-or-less
2005-10-27 17:24:29
沙姆沙伊赫
jan-yin@263.net
跟贴:自助餐有很多种食物任你选择,各种主食、蔬菜水果,非常丰富,连容器都很漂亮。

richard
2005-10-27 17:32:34
蓝色星球
richard61@sina.com
跟贴:精彩!精彩!
冯姐的文笔果真不同凡响。

原来船上那个唯一不潜水的弱不禁风的“外星人”大姐竟然一直在暗中仔细观察我们这些“水鬼”。
俺特别喜欢这种“旁观者”的视点,和那女性所特有的不慌不忙、娓娓道来的文风!
看来这一切都是猫老精心安排的啊。

掌声鼓励!
more-or-less
2005-10-27 17:38:40
沙姆沙伊赫
jan-yin@263.net
跟贴:沉睡中的马代小岛

richard
2005-10-27 17:55:23
蓝色星球
richard61@sina.com
跟贴:潜友住宿的船舱一瞥

          共6 页   第1页  (10条跟贴/页)    后一页     最后一页
潜水论坛  >>   []

最佳浏览: 1024x768像素 IE5.0+

网站设计: 黄晨辉 陈漪
题图摄影: 独鹂 杨波 陈漪
    北京潜水人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Copyright©2000-2006 China Beijing Divers Clu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