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共2 页 第1页 (10条跟贴/页)
|
|
|
|
|
 |
springbird |
 |
2005-11-16 14:13:31 |
 |
中国北京 |
 |
 |
|
|
主题:[转]凌空跃出的蝠鲼 (是真?是假?)
内容: 转载前言:在别的论坛里看到下面的照片,在如今PS无所不能的时代,没能判断出照片的真伪,望明眼或知情者指点一二。
如果是真的,那此情此景一定会被列为大家伙儿有生之年渴望亲眼目睹的镜头之一吧,哈哈.....
下面是转载的原文,更正一下,蝠鲼和鲨鱼一样,都是软骨鱼纲的,而非文中说的硬骨鱼。
--------------------------------------
蝠鲼是一种生活在近海的硬骨鱼类。它的身体略呈菱形。尽管蝠鲼有一张50厘米宽的大嘴,可蝠鲼却是一种非常温和的动物。蝠鲼游泳时,扇动着三角形胸鳍,拖着一条硬而细长的尾巴,象在水中飞翔一样。
蝠鲼成鱼的体长可达7米,体重有500千克,可是它能作出一种旋转状的跳跃。随着旋转速度越来越快,蝠鲼迅速上升,跳出海面。蝠鲼一般能跳出水面1.5米。由于它体态十分笨拙,落入水面的声音像开炮一样。至于,蝠鲼为什么要跳出水面?至今仍是一个迷。
蝠鲼是鳐鱼中最大的种类。虽然,它没有攻击性,但是在受到惊扰的时候,它的力量足以击毁小船。和其它种类的
|
|
|
|
|
|
|
 |
richard |
 |
2005-11-16 18:36:55 |
 |
蓝色星球 |
 |
 |
|
|
跟贴:看上去像是真的。不过有些恐怖,不如在水里那么儒雅。
|
|
|
|
|
|
|
 |
dodo |
 |
2005-11-24 19:16:58 |
|
|
跟贴:会飞的manta,有趣哦,看那小尾巴。 :-)
应该是真的吧,那么一地的manta难免没有一两只会飞的,进化嘛,嘿嘿
这次在马拉帕斯卡另一条船上的潜友就有幸看到了长尾鲨跃出水面的奇妙景象,可惜来不及拍下来。
|
|
|
|
|
|
|
 |
寒江渔翁 |
 |
2005-11-25 11:45:55 |
 |
江岸BG1IXU |
|
|
|
|
|
|
|
|
 |
小平 |
 |
2005-11-25 15:39:14 |
 |
泰国普吉 |
 |
 |
|
|
跟贴:早年曾在Similan很偶然见过一次蝠鲼跃出水面. 只是刚好大半条离开水面不足半米,过程才一?秒.
很难说是真是假,但上面的照片看来确是有点夸张.
|
|
|
|
|
|
|
 |
小平 |
 |
2005-11-26 23:54:13 |
 |
泰国普吉 |
 |
 |
|
|
跟贴:为了好奇,去cy所说的网站论坛看.
似乎那是个玩闹的论坛,加上这种蝠鲼凌空跃出水面的照片从?在见其他地方见过,也绝不容易拍摄到. 所以很怀疑这些不明来历的照片的真伪.
|
|
|
|
|
|
|
 |
ediver |
 |
2005-11-27 00:51:01 |
 |
 |
|
|
跟贴:LG和我用PS研究了一会儿,认定这些照片是经过处理的“假货”,不过技巧不错:
第一张照片:放大后可以看到蝠鲼身体包括尾巴周围有一条白道,而且水面的水花与蝠鲼的身体不在一条直线上;以蝠鲼这般大的动物,必然垂直跃出水面。
第二和第三张照片:飞溅的水珠与蝠鲼不在同一焦距上,而且景深不对。
第四张照片:那一串水线不对,肯定是假货。
第五张照片:光线不对,蝠鲼的腹部应该被映亮,而且水面的水花较之蝠鲼的身体也太大。
第六张照片:有几只蝠鲼很明显是一样的。
|
|
|
|
|
|
|
 |
more-or-less |
 |
2005-11-27 10:06:36 |
 |
沙姆沙伊赫 |
 |
 |
|
|
跟贴:没有你(和你LG)一般的慧眼,如何看破?鼓掌!!!
|
|
|
|
|
|
|
 |
ediver |
 |
2005-11-27 14:47:33 |
 |
 |
|
|
跟贴:LG过去是做印刷的,所以眼力比我强。
总体说来,这些照片伪造得还不错,伪造者花了不少功夫把蝠鲼与背景之间的界限加以模糊,除第一张照片放大后能在蝠鲼的身体和尾巴周围看出明显的一条白线以外,其它几张的模糊技巧更高,几难察觉,所以辨别真伪更多的要依靠摄影的光线、景深等常识来判断,因为要将两张甚至更多的照片叠加起来,最难的就是让一切(包括光线、景深、角度等细节)都合理。这也是为什么那些大家的画作如此逼真的缘故,他们必须将画面的各个细节经过无数次的临摹推敲仔细。
如第二和第三张,无论从蝠鲼身上溅起的水珠还是海面看来,都没有真实照片所应有的层次感(即景深),伪造者只是把一张清晰的蝠鲼照片简单叠加到了一张经过模糊处理的背景照片上。
第四和第五张,最明显的都是光线问题。第四张照片的光线是从正面射过来的,蝠鲼的两只卷起的“翅膀”均被照亮但缺乏明暗变化,而背部却是一片漆黑,没有依据翅膀的形状和反光原理具有应有的明暗层次。近处和远处的水面则是完全不同的深浅两种颜色,与当时的光线条件完全不符。第五张照片则正相反,光线从蝠鲼的背面打过来,水面极亮,而蝠鲼的腹部则完全没有被映亮,这也不符合光线的法则。
至于最后一张照片嘛,且不说蝠鲼和人一样,这世上没有两只长得一模一样的,单看这张照片,所有的蝠鲼被简单地叠加在一起,完全没有远近的层次、光线和视角的变化,从这张照片上甚至完全看不出光源在哪里,这一切都不符合摄影的规律。
呵呵,在这些照片上花的时间够多了。LG说,我们该去潜水,而不是浪费时间研究这些照片 :)
|
|
|
|
|
|
|
 |
more-or-less |
 |
2005-11-27 23:35:55 |
 |
沙姆沙伊赫 |
 |
 |
|
|
跟贴:最后一句话说到我心里去了。研究这些照片是蛮费眼力和时间的,不如去潜水。 一猛子扎了很久不见你冒泡,去哪里潜水了?说来我们分享分享。
|
|
|
|
|
|
|
 |
ediver |
 |
2005-11-28 12:06:13 |
 |
 |
|
|
跟贴:唉,别提这伤心事了,今年还没下过水呢 :(((
不过一月份较比有希望:月初会去三亚开会,争取湿下脚。春节如果办得到签证,我们会去澳洲潜海。可惜不能去泰国加入你的潜水团了,以后争取机会吧 :)
|
|
|
|
|
|
共2 页 第1页 (10条跟贴/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