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   [] August 3, 2025  
          共1 页   第1页  (10条跟贴/页)       
TAN
2007-06-28 00:04:04
tan@bjdivers.org
主题:调查显示鱼翅被水银污染程度高达70%(转载)
内容: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27日10:47 云南日报
  核心速读

  5月底,野生救援协会和中国社会调查所(SSIC)联合发表了一项对于中国公众鱼翅消费行为和鲨鱼保护认知的调查结果,表明:鱼翅被水银污染的程度高达70%,而且食用鱼翅正使全球鲨鱼种群遭遇灭顶之灾。

  记者昨日从昆明木水花海鲜市场了解到,昆明的酒店是鱼翅的主要采购方,随机受访的消费者无一人知道“7成鱼翅被水银污染”,这意味着,昆明人认为最高档的进补鱼翅可能变成自残。

  酒店购买鱼翅最多

  昨日,在昆明木水花海鲜市场,记者注意到,相比起卖鱼、虾的海鲜店,卖鱼翅的店很少有顾客光顾。受访的几家店老板都表示,店里的鱼翅一般都是卖给酒店的,个人来买的很少很少。“个人来买的几乎都是特别有钱的,讲讲排场、或者买了送人。”昆明一位本地经销商陈女士告诉记者。另一家海鲜店的老板黄先生则表示,从去年11月份开业以来,没有私人来买过,都是供给酒店。

  在一家销售鱼翅的海鲜店里,记者看到墙上挂了一幅鲨鱼全图,该店经销人员告诉记者,偶尔会有人询问哪种鱼翅是哪种鲨鱼身上的,鱼翅的价格一般根据鲨鱼的名气以及鲨鱼不同部位来定,在几百到几千元一千克不等。但被问及是否了解渔民用电锯活生生地把鲨鱼的背鳍、两个胸鳍和一部分尾鳍割掉,然后将全身流血不止的鲨鱼扔回海中这一过程,经销商说:“我们只是略知一二,不去了解其他更深的问题。”

  记者从来自福建的鱼翅经销商陈女士那里得知,因为价格的原因以及做鱼翅的程序复杂,私人买鱼翅回家做的人很少。而相比起福建来说,昆明的消费要低得多。“在福建那边,买的人都是一整袋、一两公斤地拿,在昆明不一样,个人买的只会买几两。除非送人的时候会有所考虑。”陈女士说。

  特定人群享用鱼翅

  某宾馆行政总厨陈先生说,到他们宾馆消费鱼翅的人不多,有的话都是些特定人群。特别是生意场上的老板们,为了显身份、讲排场,基本都是生意需要。

  “其实吃鱼翅并不实惠,要说营养价值是有的,但一般人是消费不起的。”昆明某酒楼经理谢先生对记者说。据介绍,来酒楼吃川菜的多,私人消费多大众化,而在公家消费中,吃鱼翅的人群占的也不多。“要说吃鱼翅,还是老板吃得多,但真正自己来吃得少,都是请客才来,吃鱼翅显身价。”谢先生说。

  云南省青年企业家协会水产分会下属的昆明和邦达水产有限公司市场部经理陆涛说,酒楼对鱼、虾的需求较高,对鱼翅、燕窝等高档品需求量会随着个人需求量的增加而增加。有私人想吃鱼翅的,但自己不会做,就选择到酒楼去。

  无人知道鱼翅含水银

  昆明某广告公司老总王先生说,他经常请重要客户吃海鲜,也就包括鱼翅,上周末还请客户吃了回鱼翅,一桌酒席吃下来近3000元,对于拿下一个大单来说还是值得的。对“7成鱼翅被水银污染”的消息,王先生表示不知道。但他说:“即使知道了,还得吃,哪怕是自残。如果你跟客户说鱼翅里含水银,我们换吃其他的,那会被认为太小器了,生意也没得做了,生意场上身不由己啊!”

  记者还联系了另外几位云南企业界的老板,他们经常吃海鲜,但无一人知道“7成鱼翅被水银污染”的消息。其中一位做茶叶生意的孟先生说,他是土生土长的云南人,来自于农村,其实对海鲜也不太吃得惯,偶尔会请重要客户消费一回,绝大多数是请吃滇菜或川菜。

  对于消费者的认识空白,陆涛说,从外地进鱼翅时必须经过当地检疫部门检验,所有海鲜产品在检验合格后才能通过空运来到昆明市场。“鱼翅不同于鱼、虾之类的海鲜,不需要天天进,可能几天进一次或者一个月进一次,但都要经过检疫部门检验。”

  黄华 石晓晶(春城晚报)
小平
2007-07-03 00:48:56
泰国普吉
http://www.phuketdiver.com
跟贴:谢谢龙哥的分享,让更多人对鱼翅有更多的认识 :)
TAN
2007-07-03 22:10:20
tan@bjdivers.org
跟贴:小平你好

最近在哪里?忙吗?莎拉还好吧?

很久以前,针对鱼翅的问题,并没有像保护鲸鱼那样让我们更有迫切感,后来发现实际情况要比我们想象的糟糕很多。我们的媒体上有很多的有关保护鲸鱼的消息,但是对于保护鲨鱼的内容,以及由此损害我国对外的形象问题,却提及的很少,我们更多的是在潜水活动时感受到我们国家食用鱼翅遭到很多国外环保人士的抨击,某些方面就像日本人捕鲸一样遭到很多人们的反感。

现在中国的富人们,很多人还在把以能食用鱼翅作为身份的象征,很多的餐厅以能做鱼翅作为高档的标志,..........................................。

保护环境、造福后代,如果食客们不能从内心重视起来,鱼翅有毒,他们还会开发别的野味。不仅如此,看看国内目前遇到的大量环保问题,是祸国殃民呀,希望那些人能嘴下留情?....................................................光靠舆论谴责?环保的道路还非常非常的遥远和艰难呀。
小平
2007-07-04 21:24:16
泰国普吉
http://www.phuketdiver.com
跟贴:谢谢关心.我们还在普吉似水流年的过活,加上现在是季候风季节一点不忙.

是的,国内媒体上对保护鲨鱼的内容相对较少,可能和鱼翅有不少商业利益这问题有关. 我们身处地方接触很多不同国家的人,深深体会中国人食用鱼翅这问题遭到很多人的意见或抨击. 这也是我们这几年在香港和国内做一些保护鲨鱼工作的推动力之一.

其实,你也说得很好,除了鱼翅这问题外,国?还有大量环保问题如沙漠化、二氧化炭排量、天然资源过渡消耗等等. 希望中国人民富起来的同时也同样肩负起为其他人为后代应有的责任,更加令人尊重.

环保从自身做起,多点照顾大自然就是多点照顾自己的生活环境,不会吃亏的!
          共1 页   第1页  (10条跟贴/页)        
潜水论坛  >>   []

最佳浏览: 1024x768像素 IE5.0+

网站设计: 黄晨辉 陈漪
题图摄影: 独鹂 杨波 陈漪
    北京潜水人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Copyright©2000-2006 China Beijing Divers Clu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