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   [] August 7, 2025  
          共1 页   第1页  (10条跟贴/页)       
richard
2011-06-28 17:57:53
蓝色星球
richard61@sina.com
主题:一网打尽——当潜水的遇见捕鱼的
内容:
很久没来北京潜水人论坛了。
这么多年大家还在坚持,辛苦了。
这是我6月再蓝壁的以此经历,发上来与大家分享。

从刚开始学潜水的那天起,在我内心中一个很深的小角落就埋着这样小小的、小小的愿望:在水底下看看渔民是怎样捕鱼的。潜水的童鞋们,你们心中的小角落也有同样的小小的愿望吧?有木有?有木有?



可是,潜水和捕鱼压根儿就不能往一块儿掺合,至少教练、导潜们都是这样教育我们的。因为,如果潜水员在水下被渔网、鱼线缠住的话,那可就是能要你小命的事儿了。6月初我们在印尼的蓝壁有幸目睹并成功记录了一次当地渔民的水上围猎,这实在是一次可遇不可求的际遇,特此编辑成文,献给每一位热爱大海的朋友。


那是6月初在蓝壁潜水的第四天。
提起蓝壁,地球人都知道那里是“微距天堂”,估计很少有象某人这样不靠谱的会拍腻了微距,然后撺捣我换了广角镜头出去拍什么不靠谱的珊瑚。不过,也正是这一不靠谱的决定,铸就了那天我们“历史性的”奇遇,没错,完全可以这样大言不惭地讲。

从我们住的LHR潜水度假村到所谓的“广角”潜点,船程大概也就十来分钟,很快便到达潜点。
下水后,导潜Ben把我们带到20米左右的地方指着几簇可怜巴巴的珊瑚、海鞭让我们拍。我肠子都快悔青了:我怎么就不能坚持主见?坚持去拍微距呢?我凑合着拍了几张之后就示意Ben返回出水了。

返回的路上,大家都选择了沉默。虽然心里有气,可也不能往人家导潜身上撒是不?毕竟,他也是应客人的要求才带我们来这里拍广角的,问题是出在客人身上。我脑子了已经开始盘算:下一潜是去拍火焰鱿鱼呢?还是去拍毛孩儿娃娃鱼?

正想着,突然听见远处传来一阵欢呼声,我们顺着声音望去,只见离我们100-200米远处的水面上有两、三艘渔船。我想:这一潜啥也没拍到,不如顺路过去拍两张渔船的水面照或跟渔民们拍个合影留个纪念吧。与此同时,从我心中某个角落蹦出来那个小小的愿望:要是能在这儿下水,到下面看看渔网是如何工作的、渔民们是怎么捕到鱼的那该多幸福啊!于是我让Ben示意船长将我们的船靠过去近一些,看看啥情况。



我们渐渐靠了过去,就听见Ben跟渔船上的人叽里哇啦地沟通了半天,我们一个字儿也没听懂。
Ben突然站起身来去抓水肺上的压力表看,并喃喃自语地说:“还有100Bar”。还没等我问出口,Ben对着我们神秘地一笑,说:“OK,先生们,下水吧。”

神马?神马?神马?
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赶忙向Ben打听是怎么回事儿。
他简单给我们做了简要说明:这几艘渔船刚刚下网围住了一群金枪鱼(一种当地人非常爱吃的鱼),但是渔网的接口处缝隙太大,鱼群会从那里溜掉。渔船上的老大希望我们潜水员能下水帮他们封住那个缝隙,把鱼群轰回网里。
“能......带相机......下去吗?”这是我最关心的问题,我心中某个角落蹦出来那个小小的愿望正在急剧膨胀中......。
“可以带相机,但是,要格外注意安全,别离渔网太近,缠住了会很麻烦。”
OMG!哈哈,老天爷开眼了!我抬头忘了一眼天空,蓝蓝的天上飘着几朵白云,太阳公公正在笑眯眯地看着我们呢。
我们赶紧换好备用气瓶,重新穿戴好装备,等待下水。此刻的心情,就像当年第一次跟姑娘约会时一模一样。

来到那条撒网的渔船跟前,Ben让我们穿戴好装备在船上待命,他先下水探探情况。过了不到五分钟,Ben在20米开外探出头来,对我们做了个OK的手势。

下水后,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一张巨大的渔网。
这是我潜水这么多年第一次在水下如此近距离地观看渔网。只见它静静地悬挂在蓝色的海水之中,仿佛是一袭轻柔曼妙的纱帐,又宛如剧场里徐徐拉开的大幕——一场大戏即将在我们眼前上演。我相信,亲眼见过这场面的潜水员少之又少(RP啊!!!)。



我们从远处能够清晰地看到渔网接口处有很大的缝隙,鱼群纷纷往这边冲过来,想突围的意图显而易见。
Ben果然不辱使命,他飞奔至渔网的接口处,颇有几分黄继光舍身堵枪眼的英雄气概,鱼群一见便落荒而逃。
Ben一边轰鱼,一边把渔网往一起拉,最后缺口终于被封住。



我们在渔网的外面边欣赏这壮观的场面,边等待着渔网慢慢收紧。大家都十分小心,不断相互提醒,与渔网保持一段安全距离。



逐渐地,渔网越收越紧,已经能够很清晰地看到里面惊慌失措、左突右撞的鱼群了。



鱼群已成囊中之物,我们便开始靠近一些,近距离欣赏着难得一见的场面。



终于,渔网收紧到一起,真是个大丰收,这趟没白干啊。



我们跟着导潜,小心翼翼地沿着渔网外圈巡视。不时地看到有鱼发疯般地往渔网上冲,试图冲破渔网获得自由。居然有几条还真就冲了出去。然而大部分都被渔网拦住,等它们折腾到筋疲力竭的时候依然没能逃脱着天罗地网。





后来有人告诉我,这是一种小规模围网,捕捞的是金枪鱼(Tuna)中的一种,叫鲣鱼。一个广东的朋友说当地钓鱼的品种里就有很多这种鲣鱼,当地人称之为“烟仔”。

这种鱼游泳速度很快,极速可以达到30节以上,如果在惊慌的情况下更快。因此,在渔网附近和他们接触是相当危险的,很容易被撞到,如果被其撞到那身上必定就是一个小坑。



不知各位看出来没有,此时的海水已经不象刚才那样蓝、那样清澈,已经开始变得浑浊、昏暗起来,知道是为什么吗?
事后我了解到并看到:这是因为渔船上的渔民们正在收鱼,为了防止这些网中的鱼乱蹦乱窜,他们用棍棒打、用鱼叉刺,海水与鱼血混在一起变得模糊不清。



结合同一时刻水面上的照片看就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了。



此时此刻的我,心情是相当复杂的。
一方面是被血染红的海水和被我目击了整个过程的杀戮;
另一方面是渔民们脸上丰收的喜悦表情。
我不能装作一个伪环保卫士来站着说话不腰痛地指责渔民的行为,因为这种通过杀戮来获取食物的行为是人类进化过程中一直就存在的,是天经地义的。有什么比“生存下去”更崇高的目标呢?如果有(例如什么什么“主义”之类的),那也都是屁话。

再看看这些朴实的渔民们吧。






上面三张照片都是渔民在水里把战利品从大船上往周围的船上搬运,也许是一次协同作战结束后参与各方在分账?在水面上看看这群幸福的渔民吧。

tan
2011-06-29 22:32:24
tan@bjdivers.org
跟贴:richard你好

羡慕你有这么多的假期呀

非常理解你矛盾的心里,这是一个热爱潜水的人经常要面对的问题,我们不辞辛苦,去往世界各地就是为了看一看,哪怕只有一眼那壮观的鱼群。渔民的捕捞也许就会让我们的希望成为泡影,但是他们的生存问题呢?我们自己的呢?

这都是很现实的问题。

我相信他们此时此刻的丰收心情和你能拍到这些照片的心情是同样的
球球
2011-06-29 23:17:36
跟贴:真不知道是跟渔民一个心情还是跟鱼一个状态,我们的生活现状又如何呢?
tan
2011-06-30 01:13:23
tan@bjdivers.org
跟贴:深刻呀,在不同的层面,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
          共1 页   第1页  (10条跟贴/页)        
潜水论坛  >>   []

最佳浏览: 1024x768像素 IE5.0+

网站设计: 黄晨辉 陈漪
题图摄影: 独鹂 杨波 陈漪
    北京潜水人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Copyright©2000-2006 China Beijing Divers Clu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