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   [] August 6, 2025  
          共2 页   第1页  (10条跟贴/页)   后一页     最后一页
richard
2004-11-26 13:10:47
蓝色星球
richard61@sina.com
主题:Olympus又来问候大家的钱包了
内容:
Olympus最近在日本发布了一款普及型新的单反相机:E-300


E-300拥有800万有效象素、4/3寸(17.3 × 13.0mm)CCD,可以拍摄RAW(12bit)/TIFF(RGB各8bit)/JPEG(DCF编码)照片,分辨率3264×2448。可以更换专用镜头,而且镜头与CCD之间有专门的防尘设计。

尺寸:宽度146.5×纵深64×高度85mm
重量:大约580g
具备ISO100/200/400,快门1 ~1/4000秒,手动快门最长30秒;连拍能力每秒大约2.5张,支持CF卡(TypeI/II),但是只支持USB1.1,而没有支持USB2.0。

这款机型预计将在2005年春天正式上市
预计价格:包括一款专用镜头的套装价格将在10万日元上下,折合人民币在7000元左右。
小笨
2004-11-26 14:18:09
SZ
evajoung@hotmail.com
跟贴:有潜水壳配么?什么时候正式在中国市场销售?
准备在明年五一之前配上一套家伙,下海也能拍点东西回来。
more-or-less
2004-11-26 15:18:12
沙姆沙伊赫
jan-yin@263.net
跟贴:对啊,有防水壳么?
还有,我对照相机的技术一窍不通,换言之,对那些技术指标代表都什么不清楚。希望你用通俗的话语(科普性的话语)来向我这样的大苯说明说明,譬如,与8080相比,E-300的优缺点啊什么的..................是否需要外接式的闪光灯?或照明灯?

顺便问一句,什么叫“白平衡”啊?是“平衡了也白搭”的意思吗?
谢谢!
richard
2004-11-26 17:38:57
蓝色星球
richard61@sina.com
跟贴:猫老:
您老又说对了!
您以为只有人下水才需要做耳压平衡吗?错!数码照相机潜水也得做耳压平衡,只不过是做了白做。所以叫“白平衡”。

不客气。

相机还没上市呢,当然还没有防水罩。
但他们家的相机几乎每款都会配有防水罩的,我想这款也一定会有的。

关于优缺点比较,俺没用过,不敢胡说,要不然厂家会来“调查”的。^_*
估计很快在一些摄影杂志上会有测试报告的,请拭目以待。
潜望镜
2004-11-26 23:39:44
跟贴:呵呵,俺说两句。
“白平衡-White Balance”大概的意思是:指在光源不同(即光谱成分不同)的情况下,让白色还原为纯正的白色,以此为标准。这样就不会有所拍摄的景物因为照射光源不同而造成的偏色现象。由于人眼有极强的自动调整白平衡能力,所以不易感觉到。但是,摄录设备在不同光线下拍摄时,必须根据要求调整白平衡。
人眼其实也会感觉到色温的平衡变化,举一例:看完电影走出室外,通常会感到外面的世界是淡蓝色的,这就是由于人眼已经适应了放映机光源的低色温条件,突然转到太阳光下,色温升高但眼睛没来得及进行平衡,只要稍微待会儿人眼就会调整过来,感觉正常了。
“白平衡”的单位是:K(千度)。应该是以一块理论上纯黑的铁,加热后不同温度下所呈现的颜色来表示光谱中不同成分的混合情况(上学时老师讲的,记不太准了)
以下是常见光源的色问:
光源 色温(K)
??蜡烛 2000
??钨丝灯 2500-3200
夕阳、朝阳 3000-3600
??碳棒灯 4000-5500
??荧光灯 4500-6500
??日光(平均) 5600
??有云天气下的日光 6000-6600
阴天7000-8000
阳光直射的水下10米左右,我估计在6500-8500K。即:光线中蓝色成分越多,色温越高。
很多非专业摄录设备自带简单的白平衡记忆开关。通常为“IN DOOR”“OUT DOOR”“AUTO”,其实前两项就是将色温值设定在了3200K和5600K,这样可以应付大部分情况下的拍摄了。以我个人经验,色温值在+/-500K的偏差之内的话,不经对比看不出明显偏色的情况。
richard
2004-11-27 08:34:03
蓝色星球
richard61@sina.com
跟贴:回小笨:
说是明年春天上市,但好像目前日本已经开始试销,估计中国、香港市场不久也能见到。关键问题是防水罩,一般会滞后一些。
这款E-300属于Olympus专业相机E-1的普及型,是单镜头反光相机(就是可以拆换镜头,俗称单反),与大部分水下摄影爱好者使用的Olympus相机都不一样。
more-or-less
2004-11-27 09:51:42
沙姆沙伊赫
jan-yin@263.net
跟贴:解得切,解得切!
“钱忘净”把这“白平衡”理论解释得有声有色、明白透彻,让人心中顿感平衡。
但不要忘记,伟大领袖毛主席曾谆谆教导我们说:“理论要与实践相结合”。
着啊!又该如何实践呢?
那么,假如我在水下15米,如何判断那K值、如何调节手中相机中的某(些)按钮呢?是否我得拿个“RAL 9010”纯白色卡(或纯白塑料袋)下去?然后又如何呢???
more-or-less
2004-11-27 09:59:07
沙姆沙伊赫
jan-yin@263.net
跟贴:建议在论坛上开辟一个互动式的〈水下摄影讲座〉,从简入繁、由浅及深;从相机的性(功)能到拍摄技巧、从陆地至水下.......................岂不好?
潜望镜
2004-11-27 21:39:49
跟贴:多数水下摄影是依靠闪光灯进行的,闪光灯的色温通常是5600-6000k,即使使用设备本身的预设档,在灯光范围内的景物也不会有啥问题。
如果完全依靠环境光拍摄,因为水下色温差别不大,基本在8000+/-500K,所以如果水下调节操作不便,建议先在水面按照8000调整,也就是找张淡蓝色的纸以此为白平衡标准,进行调节。我觉得,水下色温只可能高于设定值(越深色温会越高),不会太低,应该问题不大。因为人眼看水下物体,稍微偏兰也是正常的,所以即使实际色温略微高于设定值,也不会感觉很难看。
再说,现在后期的制作可以轻松弥补前期拍摄上的失误,像轻微的偏色这种问题都不算问题。
对于DC,我没在水下使用过。DV我在水下使用时,就是用的预设档,5米深度拍摄还原基本正常。
springbird
2004-11-28 03:25:47
中国北京
chene_e@hotmail.com
跟贴:猫老、潜望镜和众高手:

从楼上各位的探讨中我受益非浅,初涉摄影的我对白平衡也有一些浅显的理解,抛出来请大家指点一二~~~~

我的理解,“白平衡”就要告诉相机“什么是白色”。
为打字偷懒考虑,以下将“白平衡”简称为WB(WhiteBalance, 相机的设定中通常也只写成这样)

再说说我理解的“如何调节”:1) 就低端数码相机而言,会没有手动调节功能,那么就只能从现有的“自动”“太阳光”“白炽灯”等等中选择,其中“荧光灯”会比较接近。但是我总觉得“荧光灯”还不如“自动”来得更加自然。

2) 中高端的数码相机会有“手动白平衡”,设定方法因机而异,一般来说是在相关选项中对着白色参照物(让其充满整个画面) 按下相应按钮(我的O记5050是OK键),这就算是告诉了我的“傻瓜相机”:“记住,这就是白色,其他的颜色您瞧着办.....”

在陆地上,这种调节用普通白纸就行,到了水下,写字板可以作为“白色参照物”的优先选择,而且一举多得。如果实在没有这物件儿,潜水前吃饭时跟餐厅借个白色瓷盘(越白越好,尺寸适中--太小了不够用 太大了不好带),下水时揣着,用时拿出来,用完了别忘了完整带回来还给餐厅~~~~呵呵,也能将就用,就是携带不便而且易碎。

需要注意的是,上面提到的“手动WB”调整的WB结果,都是在没有 闪光灯 参与拍摄情况下的WB,如果拍摄时用了闪光灯,你的实际光线条件与设定时就不同了,也就是说,刚才的WB又不精准了,但是,手动WB又都是在没有闪光灯参与的情况下设定的~~~~

哈哈,说了半天,其实我也感觉,在用到闪光灯的情况下,“白平衡”啊,就是“平衡了也白搭”,谢谢猫老....................

3)所以,我觉得,在水下,如果希望颜色还原效果好,用强制闪光灯比怎么调WB都要来得简单好用;而用外接闪光灯比只用相机自带的闪光灯要来得更加好用,效果更佳,就是钱包会瘪一点(瘪的程度请参考相对论,由钱包原始厚度和外接闪光灯+灯架灯臂组的质量共同作用)

~~~~好了,先到这里,最近缺练,写这几句已经喘了,休息去也~~~~
richard
2004-11-28 11:01:14
蓝色星球
richard61@sina.com
跟贴:8月份去诗巴丹潜水时,潜伴第一次使用新购置的Canon300D,在陆地上自动、手动的平衡了半天,可每次一下水就全都“白”平衡了,颜色总是不对。

无奈,潜伴决定采取楼上springbird介绍的“土办法”,可是小岛上很难找到能带下水的白色物体,不知他从哪儿找了一截废弃了的白色PVC管,将其切成约3寸长的小段,共3、4段,然后将他们绑在一起形成一个平面。当他花了好几个小时、满头大汗即将大功告成时,旁边看热闹的人中不知是谁多了一句嘴:“嗨,餐厅里不是有白盘子吗?”

于是,潜伴“偷”了个白塑料盘子带下水,终于拍到了理想的照片。
不过,后来一起进龟洞时,发现那盘子被摆在龟骨旁边,上面还放了两块骨头,仿佛谁曾在这里大餐过一顿。(虽然很幽默,但这种做法绝对应该挨批)。
          共2 页   第1页  (10条跟贴/页)    后一页     最后一页
潜水论坛  >>   []

最佳浏览: 1024x768像素 IE5.0+

网站设计: 黄晨辉 陈漪
题图摄影: 独鹂 杨波 陈漪
    北京潜水人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Copyright©2000-2006 China Beijing Divers Clu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