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   [] August 6, 2025  
          共1 页   第1页  (10条跟贴/页)       
小伟
2003-06-13 19:56:29
山东青岛
wwdaive@sina.com
主题:一些基本常识
内容:
1、选择适合的入水点

  (1)风浪太大,是不适合由岸边入水的。

  (2)走向海中,水深及膝时,须注意不要被浪冲走(当身上有装备时,不易保持平衡)。

  (3)水深及腰时,把握浪退下的瞬间,纵身游向海洋。(尽量选择岸坡陡的地形)

  (4)礁岸地形或港边(堤防边)或由船上的入水,则可直接跳水。

  2、潜降

  (1)不使用B.C.的方式下潜。

  ·吸囗气後,双手伸向前方,身体自腰部呈直角弯曲。

  ·身体伸直,双脚抬离水面。

  ·双手滑水一次。

  ·等全身进入水中後,开始用蛙鞋滑水。

  (2)使用B.C.的潜降法(feetfrist)是一种脚下头上的下降法,配合配重带,再将B.C.中之空气放掉即可下沉。此法优点为,较易实施耳压平衡术,并能保持方向感,与同伴联系力强。

  3、水下

  (1)使用B.C.(浮力调节器)能使身体保持水平,提高游泳效率(水越深,潜水衣的浮力越差)。

  (2)水中的手势的沟通。

  (3)随时注意,空气筒的残压量。

  4、上升

  (1)遵守每分钟不超过18公尺的上升速度。

  (2)浮上时不超过自己吐的最小气泡上升速度。

  (3)绝对不要停止呼吸。(保持缓慢而大的呼吸速率)

  (4)注意後方,身体慢慢做180度的旋转。

  (5)为了安全,上升时要抬头看水面,伸出右手,指定方向。

  5、上岸

  (1)必须游到身体触到海底,无法前进时,再站起来。

  (2)站起时,突然的感受到体重及装备重量,会重心不稳,要小心。

  (3)站起後,将腰身放低,注意海浪,慢步上岸。

  (4)勿边走边脱掉装备(面罩可拉至脖子上),须等到完全上岸後,才能脱掉装备。

  (5)勿走在同伴的後方。(两旁相距一公尺左右)

  6、跳水的种类

  (1)正面直立跳水:水深须在1.5m以上,双脚前後张开,双手按住面罩及空气筒背带。

  (2)背面(座)跳水:仅适合从船上入水时使用。

  (3)正面(座)跳水:适合初学者。

  (4)侧身入水:像蛙人部队一样,从橡皮艇上,俯卧着滚身入水。

  ※跳水方式的入水,勿含着呼吸管,请直接使用调节器

  7、"下海"前必学的技术

  (1)使用呼吸管与调节器的交换练习。

  (2)两人共用一个调节器的练习。这是当发生其中一人空气筒用完或故障时之处理方式

  (3)将调节器内的水排除的方法。

  (4)水面上的休息法(面罩可拿下来)。常时间的潜水,易让眼睛疲劳(高压下)。

  (5)面罩排水法。

  (6)调节器的呼吸法=这样才叫"水肺潜水"。

  (7)危难时,紧急的上升法。若在水中因故或被异物绊住,将空气筒及配重带除去,紧急浮上水面的方法,请勿独自一人练习。

  ※建议您,出发前必需检查所带的装备,并收集潜水地点之相关资讯:

  (1)潜水点之潮汐。

  (2)当地的气候。

  (3)当地机关或政府相关法令(可有管制。须不须要报备...)。

  (4)最近的急救站及电话。
斌益
2003-06-19 22:26:20
跟贴:小伟,我想你的第七条说的可是不好拉,你不要误导别人,你说的

  (7)危难时,紧急的上升法。若在水中因故或被异物绊住,将空气筒及配重带除去,紧急浮上水面的方法,请勿独自一人练习
你这样是很危险的,你知道吗?在下面一般情况不要除掉配重带,否则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小伟
2003-06-23 19:55:55
山东青岛
wwdaive@sina.com
跟贴:谢谢您的批评。我犯了一个低级错误
tan
2003-06-25 08:48:58
tan@bjdivers.org
跟贴:小伟,你好
总的来说你说的不错,有一些地方需要细细的推敲,就会做的更好,时间的问题,我稍后会回复你。
          共1 页   第1页  (10条跟贴/页)        
潜水论坛  >>   []

最佳浏览: 1024x768像素 IE5.0+

网站设计: 黄晨辉 陈漪
题图摄影: 独鹂 杨波 陈漪
    北京潜水人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Copyright©2000-2006 China Beijing Divers Club